正文 新會計準則下製造業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分析(2 / 2)

第一,新會計準則下製造業企業的會計政策選擇需要符合企業總體發展戰略。每個製造業企業都有自身特定的發展戰旅以及目標,因此財務會計尤其特定的目標。新會計準則實施後,製造業企業財務會計的主要目的是向外界各個財務會計報告的使用主體提供同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等指標相關的全麵真實的會計信息,從而準確反映出企業管理人員的責任履行狀況,也能夠幫助財務會計報告的使用主體做出最為合理經濟的決策。製造業企業內部可以體現同時幫助企業實現這一財務目標的核心體係就是會計政策體係,所以在新會計準則條件下,製造業企業需要高度重視會計政策選擇問題。製造業企業作為特定經濟係統,其發展目標需要明確情緒,要想確保企業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當中健康穩定發展,企業就必須從自身總體發展的戰略目標出發,並且從企業所處製造業的具體狀況出發來選擇企業會計政策。隻有這樣才可以確保製造業企業管理人員可以非常熟悉自身所處行業內外部環境以及企業發展的階段,明確製造業整體發展的前景以及企業在製造業市場競爭當中的地位,認清本企業具有的市場競爭優勢以及劣勢,最終準確定位企業長期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選擇最合適企業的會計政策,公允揭示企業的財務信息。隻有這樣才能發揮會計政策選擇對製造業企業發展所具有的保障作用。

第二,新會計準則下製造業企業選擇會計政策的過程當中需要考慮成本效益比。這是因為在激烈競爭的製造業市場環境當中,企業所做的所有選擇都涉及到成本以及效益兩個環節的因素,要是特定決策對於企業而言成本遠遠高於收益,就表明這一決策對企業發展而言不夠科學合理,因此企業就難以持續實施這樣的決策。新會計準則下製造業企業選擇會計政策的時候,同樣會伴隨成本以及效益兩個方麵因素的影響,需要認真權衡所選擇的會計政策體係可能花費的成本,以及可能給企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製造業企業一方麵要保證企業可以提供財務報表的使用主體所需要的同企業經營成果、財務狀況以及現金流量等指標有關的全麵真實的會計信息,盡最大限度減少會計政策在實施過程當中所需要耗費的操作成本,給製造業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利潤空間,最終確保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經濟效益。

第三,新會計準則下製造業企業選擇會計政策是需要強調實質重於形式。製造業企業在會計政策的選擇過程當中,應該從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出發,也就是在會計核算的時候,需要考慮到企業交易或者是其他的事項,根據實質以及財務事實而非僅僅根據法律形式來完成會計核算以及反映。在製造業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當中,交易或者事項也需要避免隻根據法律形式反映,同時需要根據實質進行具體的核算以及反映,例如會計中往往將本期未收到賬款計入到當期利潤當中,這是因為從經濟實質的角度而言,雖然本期還未真正收到現金,不過確確實實屬於本期銷售收入,因此采取這一方式的會計信息能夠更加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不過製造業企業在基於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來選擇會計政策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麵的問題。一個方麵的問題是要對本企業自身的各項製度強化規範,也就是要建立並且完善企業各項財務管理製度,確保在非例行情況出現的時候可以根據企業的規範財務製度出發,本著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做出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決策。另一方麵的問題是企業需要不斷強化對會計工作人員提供專業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以及職業道德,從而避免在會計核算的過程當中出現徇私舞弊等違法犯罪行為,確保新會計準則得到貫徹落實。

綜上所述,我國頒布實施新會計準則表明已有的會計準則體係得到進一步完善,並且實現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同國際會計準則之間的趨同。不過新會計準則實施導致製造業企業的外部環境有了顯著的改變,就要製造業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的過程當中需要給予足夠重視,這是因為企業選擇會計政策體現出企業各個相關利益主體的負責程度,因此在會計政策的選擇方麵,需要從為各個利益相關主題提供全麵真實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出發,並且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最終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會計政策體係,為各個利益相關主體帶來便利。

參考文獻:

[1]任瓊益.淺談新會計準則的現實意義及影響[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1(8):105-106.

[2]賀岩.新會計準則對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影響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20(15):23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