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並完善相應的會計機構和崗位
企業在設置內部的會計機構和崗位時,企業領導與上級主管部門要做到嚴格審查,要確保審查人員對會計法規和財會基本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審查人員可以由合格的會計人員、對工作認真負責的領導組成,製定主嚴格的財務規章製度並確定核算內容以及業務範圍。同時完善相應的監控措施和製度,並建立完善財會報表製度以及請示彙報製度等。
3.促使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製度的電算化
實現電算化是未來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製度的發展方向,是現代企業製度建立不卡或缺的內容之一,對於提高企業財會工作的相關質量和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效用。電算化在企業財會活動中的建立需要將有關的崗位責任製、操作管理製度以及計算機硬軟件和數據等管理製度建立並協調起來,同時安排專職人員對會計電算化的有關工作進行安排管理,並做好在職的相關會計人員培訓工作,使得其能夠對電算化的相關業務技術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從而保障企業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順利開展,進而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管理製度。
三、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管理製度時應遵循的原則
企業內部會計管理製度的建立並不是隨心所欲的,並不是領導說怎麼做就怎麼做,而是要遵循一定的章法、原則。具體來說,需要堅持以下原則:①合法性原則,做好企業會計工作,首先要求的就是依法辦事,這是建立企業財會製度的首要原則,盡管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了各單位相應的理財以及會計核算方法自主權,但若超出了法律的限度影響了經濟活動,是要受到法律的懲罰的;②適應性原則,具體製度的設立不能簡單照搬照抄書本上的理論,要考慮到單位與財會製度有關的其他製度,做好銜接工作。同時要深入了解企業的運營情況,做好企業日常財務工作的歸納和具體化;③規範性原則,其目的是要保障企業會計工作的有序進行,建立健全企業會計基礎規範。要求做到企業管理製度與會計學科的相關原理和方法相符,並且製度的設置要全麵,各個環節要做到規範,避免出現顧此失彼的囧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內部財務管理製度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的重要一環,該製度的有效運作能夠保障企業會計核算、日常財會工作的正常運行,及時發現並防止財會失控的問題發現,使得企業能夠更加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銳.我國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A].科學時代——2014科技創新與企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下(企業管理)[C],2014.
[2]王津賀.企業單位建立完善內部會計管理製度的新思路[J].時代金融,2013(27).
[3]康春傑.淺談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製的重要性[A].科學時代——2014科技創新與企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下(企業管理)[C],2014.
作者簡介:楊炳昕(1993.10- ),男,漢族,福建平潭,研究方向:會計,作者單位:福建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