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變、認同與融入:社會工程的困境與超越(2 / 3)

需要指出的是,提出曆史的還是邏輯的生成路徑,並不是說這兩條路徑一定是並行不悖的,而是國內社會工程的發展曆程,體現出了二者之間發展的不均衡性。另一方麵,也並不是說這兩條生成路徑孰優孰劣,而是要以此來辨別社會工程的社會基礎,反思社會工程存在的社會價值。

2.社會工程的意義:實踐活動還是方法論

創設社會工程到底為了什麼?是為了將錢學森老先生提出的將社會工程作為社會建設的一種新的方法論予以推廣,還是社會工程自身就是一個理論體係,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進行理論構建,使社會工程的知識體係能夠融入現代學科的規範體係之中?王宏波教授對社會工程的概念界定明確了社會工程是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論和方法的一門學科。他說,社會工程是人們綜合運用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的理論、知識和方法,並將這些知識和技術進行重構與整合,以社會問題的解決為指向,以選擇和建構政策、製度和具體的社會關係模式為內容,研究和探索社會發展模式的一般理論和方法。這樣看來,關於社會工程意義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正是抱著以新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去規劃和管理社會的學術信念才有了社會工程學術研究今日之蓬勃。無疑,社會工程的立足點不僅僅是為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提供一種方法論的指引,而是要為社會發展提供一種具有學科交融特色的,以整合技術為方法的獨特的實踐活動。田鵬穎教授就將社會工程定義在了實踐活動之上。他認為,“社會工程”是社會主體人以社會科學理論為前提,以社會技術為中介,與“物理工程”或者“自然工程”相對應的人們改造社會世界、調整社會關係、協調社會運行的實踐活動。可以說,實踐活動才是社會工程學者塑造的社會工程之精神品格。

在有清晰答案的前提下,為什麼仍要提出這樣一個“幼稚”的問題?在筆者看來,以“解決社會問題,降低社會運行成本,控製社會發展風險”為立足點的社會工程並沒有走出概念的探討,跳離哲學的思辨,而走向社會問題的解決。可以說,目前的社會工程在更大的意義上等同於社會工程的哲學。

哲學作為人們對世界及其自身的形上把握之特有方式,它始終為人類提供真正的精神家園和終極關懷,這是哲學的最高價值與最高智慧。因此,從哲學的層麵認識社會工程,追問社會工程的價值,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社會工程的立命之本。這個階段也是社會工程發展的必經之路。然而,如果僅將研究的注意力放在從哲學的層麵詮釋社會工程的話,那麼勢必會導致社會工程的跛足前行,也與社會工程最初設立的意義背道而馳。社會工程應該跳出哲學的思辨,走向社會實踐。

@@@二、重塑社會認同:社會工程規範建構的始點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社會認同是一個社會的成員共同擁有的信仰、價值和行動取向的集中體現,本質上是一種集體觀念,它是團體增強內聚力的價值基礎。引入社會認同的概念,意在號召社會工程工作者進一步統一思想,整合力量,建構社會工程的學術規範。提出重塑社會認同,還在於社會工程研究雖短短幾年,但是已經露出了“分化”的端倪。目前來看,還不盡繁榮的社會工程已經呈現了四種研究走向。

1.社會工程的四種研究走向

雖然在社會工程這同一個大概念之下,但是目前的學界研究卻呈現了不同的走向。概括而言,可以分為社會工程的哲學觀、工程的社會觀和社會的工程觀。

社會工程的哲學觀。社會工程的哲學觀首推王宏波教授和沈陽師範大學的田鵬穎教授。王宏波教授依據科學的方法論展開思維而形成的組合有序的符合邏輯推理的概念和原理體係,奠定了社會工程的邏輯起點。他對於社會工程概念方法的探討絕對具有哲學意義。田鵬穎教授索性直接指向社會工程哲學,在其新著《社會工程哲學引論》中更體現了他從哲學角度探究社會工程的立場和觀點。甚至他還提出社會工程是風險社會時代重要的哲學範式的論斷。

工程的社會觀。廣義地講,工程的社會觀來自於工程哲學中的社會觀。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提出,任何工程理念都必須體現以人為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核心理念,必須體現工程的係統觀、生態觀、多元價值觀和社會觀。工程的社會觀為工程哲學細化為社會工程哲學提供了索引。在社會觀之下,工程活動不僅被看做是一種純粹的技術活動,也是一種社會活動。在技術要素集成與綜合的過程中,同時發生著社會要素的綜合與集成,發生著與技術過程、技術結構相適應的社會關係結構的形成。與此同時,工程活動的進行與工程項目的實現會促進社會結構的變革。工程活動的標準與管理規範與特定的社會文化和社會目標相協調,不同的社會目標又規範著工程活動的不同模式、過程與特征。我們不能認為,工程活動僅僅包含改造自然的工程活動,工程就是對不同領域的技術發明的綜合集成,從而把人及由人組成的社會過程排除在工程活動之外。當我們新建一個工程項目時,也要創造與這項工程活動的結構相一致的社會組織形式,也要進行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的重組。一般的說,當隨著工程項目的進行和實現,與這個工程項目的運行相一致的社會組織形式也就跟著產生。因此,工程實踐的過程,也就是社會結構與社會關係重新構建的過程;而當代工程觀下的工程活動既包括改造自然的工程,也包括變革社會的社會過程。

狹義地看,工程的社會觀就是工程中的社會問題的社會學研究。在這方麵黎昕先生在社會學視角下進行的移民問題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提出在工程移民的準備階段、實施過程中、安置結束時,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實現“變移民為發展”的戰略安排。狹義的社會工程觀在研究對象上等同於趙文龍先生使用的工程社會學的內涵。他分析了工程與社會的嵌入關係,認為從“嵌入性”的視角來看,人類的工程活動作為一種實踐活動是無法脫離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的,一方麵,工程活動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結構的約束下進行的;另一方麵,具體的工程活動盡管受到社會結構的製約,但這些工程活動對一定的社會結構又會產生反作用,能夠建構一定的社會結構。並指出,任何一項工程包括規劃、設計、決策、建設、運行等多種環節,這就決定了工程活動同時是一種經濟社會的建構性活動,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它的開展與實施受到社會文化和社會關係的影響和製約。

社會的工程觀。社會的工程觀主張利用工程學的思維與方法管理社會,進行社會謀劃,實行社會管理。何明升教授提出將社會仿真作為社會工程主要研究方法的思想。所謂社會仿真,就是以社會科學、數學、控製論、計算機等相關理論為基礎,運用計算機模擬揭示、驗證、控製、預測某個社會係統的動態過程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在和諧社會構建中,傳統的實踐檢驗社會政策的方法成本高,而且無法觀測到全麵影響,會給決策帶來困難。社會仿真的應用有助於對社會行為特征、組織形態演化、社會政策製定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社會工程的社會政策導向。學者們認為,要把社會工程研究從一般原理層次轉化為現實層次,就一刻也不能離開對合理製度的規劃和設計。隻有實現了這種具有“實踐感”的、可操作性的創造性轉換,才能解決好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從而促進社會和諧建設。王宏波教授和楊建科先生對社會工程問題進行了界定與分析。可以說,製度設計、政策製定角度是社會工程目前和國際接軌的一個接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