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當林以愛和前輩們一樣熟悉這份工作之後,她的工作就沒有當初剛來時那麼繁忙了。先期的忙碌隻是不習慣,現在的生活安寧下來之後,她反而很喜歡這樣正常雙休的生活。更進一步的,去了解自己的工作。

二十一世紀初,所有人都明白中國的經濟趨勢會緊跟世界經濟浪潮,甚至都要以中國的經濟發展去引領整個世界的經濟方向。

除了經濟的發展,有錢人的數字增多,現代人購物除了講求物質外,還會要求更好,更多的軟性產品,那就是服務。

lc在04年建立起自己的客戶服務團體。成立各種後台客戶服務部門。

以前在lc做客服太舒服了。因為大家都不知道lc有這樣的理念和服務意識,所以沒有人要求客服。整個客服中心,就是一群女人喝喝茶聊聊天,織毛衣。

李捷曾經和梁瑛一起給用戶出去送禮品,是一套類似於樂扣樂扣的保鮮盒,那個時候的保鮮盒相對來說也不便宜。結果他們已經送給用戶走在回單位的路上,客戶趕出來問:“你們怎麼把裏麵的東西吃了留下空盒子送給我們?”

“先生,那些食品是保鮮盒的廣告。”李捷回複。

“啥?”

“先生,那是廣告。”

直到現在,林以愛還是會接到電話:“您好,我想要訂一張火車票。”

從最開始林以愛義正言辭的解釋:“不好意思,我們的客服隻是針對您對我們產品的疑問,不是說您打電話的所有業務都要谘詢我們的。”

到現在,林以愛也會幽默的回答“不好意思,我不是多啦a夢。”或者“先生您好,我們這個號碼是全球通,但也並不是什麼都是‘我能’”。

lc公司的新服務理念的更新,以及“主動服務”的理念的更新,也代表我們時代的發展進程吧。

晚上,林以愛坐在電腦前更新自己的博客。

“上學的時候,是真的會羨慕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但是這樣工作久了,才會體會到那一種難以抒發的抑鬱。

終於不再缺錢了。如果願意,我們自己完全可以更加的時尚,更加的完美。重新回到上學時的愛好,繡十字繡,重新開始癡迷於某一種時尚,試著找回當時的執著和安寧。比起當初癡迷買正版磁帶正版cd,現在反而更實際,download就好了。很少考慮感覺,更注重效果。

可是現在,自己進入了另一個交際圈。我們自己的所有所有生活,已成為其他人的關注對象。和家人的背景,是否有對象,已經成為別人的關注範圍。若沒有跟上大家的腳步,大家就會一副“你怎麼和大家不一樣”的語氣,開始要求“你應當……”“你需要……”“不如咱們……”

真的非常不習慣。

恒者止恒,動者恒動。

現在的社會,步伐太快,快到我們根本無暇顧及我們自己的憤怒和茫然。大家都在期盼著,可以有一個人無條件信任自己,放自己於心上,而同時自己的心可以打開。

偏偏哪怕到了時間,有了對象,卻無法交出自己。

並非放不下自己,也並非是不喜歡,或許,隻是不甘心。

不甘心就這樣開始,不甘心就這樣結束,不甘心身邊的人一副“看,我說的沒錯吧”。

卻也恐懼一個人時的自己。

電腦開了有關。電視節目一直在播放卻看不進去。手機的通訊錄瀏覽了幾次。

走在街上看到落地窗前相依偎的男女,已經不是心情羨慕而是厭惡“現在過七夕,半個月後過七月半吧”。

一個人從來不去麥當勞。一個人從來不去電影院。一個人從來不在潮流店鋪呆十分鍾以上。

也不敢買房。買不起是一回事,卻不知道聽誰說的“未婚女要是婚前自己買到房子自己裝修自己住,以後就不太想嫁人了”。

最好呆在家。

這樣就可以逃掉任何一個“我很寂寞”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