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材料科技新第一
本期關注
這十年是材料領域科技發展快速的十年、跨越的十年、輝煌的十年。經過材料領域科技工作者的奮力拚搏,我國材料科技發展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這十年,材料領域圍繞國家的發展戰略目標,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經過不懈努力,在關鍵技術突破、重大產品與技術係統開發、重大應用與示範工程方麵取得了一係列成果。
我國第一組實用型超導電纜並網運行
2004年7月10日,在春城紛飛的細雨中,時任科技部副部長的馬頌德莊重地按下了按鈕。那一刻,強大的電流無阻礙地穿梭於我國第一組實用33.5m、三相、35kV/2kA的超導電纜中。那一刻,昆明西北地區的幾萬戶居民和多個工業企業開始用上了通過超導電纜傳輸的電力。那一刻,標誌著繼美國、丹麥之後,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超導電纜投入電網運行的國家。
OLED第一次應用到艙外航天服
2008年9月27日,當“神七”航天員翟誌剛打開載人飛船軌道艙艙門,邁出中國人在太空的第一步時,不知道多少人會注意到航天員胸前的顯示屏發出的綠光。
這塊小小的顯示屏是由清華大學和維信諾成功合作的OLED產品,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將OLED技術應用於航天領域。OLED是全固態超薄器件,它的出現使人類廣泛使用可彎曲的柔軟顯示器成為可能。
此次將OLED產品成功應用是我國航天服研製上的一大創新。正如航天員係統艙外航天服分係統主任劉向陽所言,“飛天”艙外航天服的OLED顯示屏有效解決了普通顯示屏在太空複雜環境下難以應用的國際難題,使顯示器更大、更薄、更省電、更能耐受高低溫,同時防靜電、抗震動、顯示色彩更豔麗,滿足了航天員在太空使用的苛刻要求。
超級鋼一項課題創下四個世界第一
2005年3月28日,人民大會堂。63歲的王國棟作為“低碳鐵素體/珠光體鋼的超細晶強韌化與控製技術”項目主要研發人員之一,接過“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時,在場的國家領導人和科技界精英,毫不吝嗇地將掌聲獻給這位從工人堆中走出的“鋼鐵巨人”。
“低碳鐵素體/珠光體鋼的超細晶強韌化與控製技術”,這一研究課題在國際上率先利用現有工業條件,用普碳鋼生產400MPa級超級鋼。此舉在國際競爭中創下四個世界第一:第一次得到超級鋼工業生產的工藝窗口;得到實驗室條件下第一塊原型鋼樣品;在工業生產條件下軋製出第一卷超級鋼;第一次將超級鋼應用於汽車製造。
十年·成就
2005年 我國材料領域科技論文數量居世界第一
這十年,我國材料領域創新活動活躍,材料科技論文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2005年我國材料領域科技論文數達到世界第一位。
2008年 我國材料領域發明專利申請數達到世界第一
這十年,我國科學研究工作從跟蹤國外戰略高技術,正逐步轉向創新與跨越式發展,創新成為材料科學研究的主旋律,知識產權數量逐年增加,發明專利申請數於2008年超越美國、日本,而居第一位。
產業穩步發展 多種材料產量達世界第一
這十年,我國材料產業穩步發展。時至今日,我國已有鋼鐵、有色金屬、稀土、水泥、玻璃、聚乙烯、化學纖維等百種材料產量達到世界第一位。
中國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