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視新聞導語寫作(1 / 2)

電視新聞導語寫作

科技傳播

作者:顏景卉

摘要 本文剖析了導語在電視新聞中的作用,提出寫好電視新聞導語要注意:導語要提供最新信息,突出觀眾關注點,揭示新聞主題,要為耳朵而寫。

關鍵詞 新聞導語;觀眾;關注點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78-0001-02

都說“萬事開頭難”,的確,好的導語具有牢牢吸引觀眾目光的能力,可以給人“眼前一亮”、“過目難忘”的感覺,會讓人忍不住想把新聞一口氣讀完;當然,冗長乏味的導語則隻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電視新聞如果想要吸引觀眾的眼球,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取得優勝,成為一篇佳作,它的首先要素就是導語要會“講”故事,能引人入勝,讓人有先睹為快的衝動。這就對新聞工作者的導語寫作技巧要求頗高,不但要短小精煉,而且還要具有趣味性。導語通常會是新聞的開頭,即新聞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話。一條電視新聞是否能激起觀眾的興趣,關鍵就在這個開頭上。要瞬間用新鮮的、強烈的、豐富內涵的語言刺激觀眾渙散的注意力,使之變被動關注為主動關注,飽含信息要旨的導語,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俗話說“看書先看皮,看報先看題”,在電視新聞中,導語就扮演著著“皮”和“題”的作用。所以新聞工作者在編寫新聞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寫出一個引人入勝的導語。下麵就介紹一下導語寫作的具體注意要求。

導語作為新聞的開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把觀眾最感興趣的內容和記者最需要告訴觀眾的東西拋出,這樣,導語就能起到“吸鐵石”的功效,牢牢的吸引著觀眾的目光,使之不得不看下去。因此評判一個導語的好壞,首要標準就是是否具有吸引力。

新聞導語要想更好地發揮它在新聞傳播方麵的社會效果,就必須遵循受眾的心理要求。據有關調查顯示,多數電視受眾表示對國內新聞報道不滿意,其原因從高頻到低頻排序依次為報道麵窄、信息量小、表現形式呆板等等。而在電視新聞導語上進行創新,則是彌補這些不足的最佳手段之一。如果導語能突出新聞新穎、獨特、形式多樣的特點,定能從一定程度上改善這種狀況。

1 導語要提供最新信息

電視新聞導語是一個信號,提醒人們開始注意一則信息。隻有那些新的內容才能喚起人們的注意。一般說來,觀眾會對新的內容比較敏感,因此一旦偵查到了,便會馬上進入到一種積極的待命狀態。

這一則消息是1998年中國廣電新聞獎的一等獎得主,《巴格達遭空襲紀實》,它的導語是這樣寫的:

巴格達當地時間19號淩晨1點30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遭到美英第三輪大規模的巡航導彈的襲擊,巨大的爆炸聲震撼了整個城市,這是三天以來美英對伊拉克進行的最為猛烈的一次空襲。請看本台從巴格達發來的報道。

這則導語的主要特點是用語精煉,用簡短的語言精確地概述了整個事件,包含了最新發展動態,把最新的消息最及時地傳達給了觀眾。

2 導語要突出觀眾關心的內容

突出觀眾關心的內容,就是要把和觀眾生活緊密相連的或者他們最為關心與感興趣的事表現出來。要能抓得住觀眾,這是導語需要具備的一個特點。

廚師掛牌製度是南京市的老正興菜館開創的一項新製度。這種改革之後,菜館的生意變得十分紅火,每天都供不應求。這很大程度上得歸功於消息的導語。但是一開始,消息的導語寫得卻並不如人意。起初這條新聞的導語是這樣寫的:

南京的老字號,老正興菜館最近出了個新招,讓廚師也實行掛牌製度。這個製度吸引了很多顧客,菜館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從18號這個製度開始執行以來,才五天,營業額就超過了6000元,據說是創了菜館營業額的新高。

這則導語中重點突出的是菜館的營業額創新高,表現掛牌製度實施後,給菜館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但是像營業額上升這樣的事情,因為和觀眾的關係並不緊密,所以不太容易引起觀眾的注意。後來,導語改成了如下的形式,由於導語內容符合民眾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而且是從觀眾的角度寫的,所以觀眾有讀下去的欲望,有了去現場一探究竟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