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除服(3)(1 / 3)

香紙吊祭。香紙吊祭已進入喪葬禮儀規範,必須依禮而行,隻不過是比祈祜家祭在禮儀時日上縮短了,一些大型禮儀不用罷了。其儀一般是七日而葬,即初終到埋葬須經七日,亦有五日或多於七日而葬的,但其吊祭之儀須有三日,即陝北民間所說的“三晝兩夜”。這種吊祭形式從吊祭日早上開始,設香案,孝子及其族人行吊祭之儀,主要親友也於此日前來行吊祭之儀,晚上舉行夜祭。第二天,行迎祭,即迎幡、迎幛、迎祭飯,晚上行出號之儀,舉行“出祭飯”之大祭,踩跪,撒路燈之儀。第三天出殯,舉辦喪宴。喪宴品種與婚事品種雷同,隻不過是沒燒、燉之肉,一律為白肉,即沒有經過上色燉、燒的肉塊肉片。喪宴要舉行兩天八碗筵席,但也有一天者,晚上由孝子們往墳墓方向送火。第一天將火種送出村外即可,第二天送至中途,第三天要送到墳頭。這也是死者最後一次使用陽間之火了。這種祭吊一般僅請三代亡靈,即祖父母、父母與亡者三代以祭祀。因香紙吊祭這類形式較一般吊祭符合禮儀規矩,而較祈祜家祭又簡單一些,所以成為陝北民間喪事禮儀的主要形式。

祈祜家祭。祈祜家祭被陝北民間又稱為“出古家祭”,這大概是一種訛傳,因為“祈”與“出”音近,“祜”可能被人誤讀為“古”。祈是向神求福的意思,如祈禱、祈福等,也作“請求”之解,如敬祈光臨。“祜”是福的意思,出自《詩經·小雅·信南山》,其中雲:“曾孫壽孝,受天之祜。”根據祈、祜這兩個字麵的意思來解,祈祜家祭就是敬請先祖光臨,希望先祖的神明能給後人帶來“福壽”。後人舉行這種祭祀儀式的目的也是為了向先祖祈禱和祈福。因為民間一直將先祖亡靈視做家族之神明,認為家族神明會給其後人帶來福氣和好運的,所以,人們向他們祈禱是可以得到他們庇護的。

祈祜家祭不同於香紙吊祭,首先,它請出的神明是家族的所有神明,是一種追遠報本的祭祀活動,隻要能夠溯源到的神明都應請上神台以祭祀。其次是禮儀不同,祈祜家祭要設水陸道場,延請道士做水火道場,延請和尚做水陸道場,延請先生作祭文以祭饗列祖列宗,有專門司儀主持各項禮儀活動,有禮生安排禮儀活動,主管祭祀活動中“祭禮”的尚饗與祭禮入冊。再次是祈祜家祭之儀要為死者建造地藏,如同皇室之地宮。這種地藏規模因家資、地位、身份的不同,又有所異。如死者屬官員的則應建造高九尺、寬七尺的窯藏,其數一般為三孔。若屬一般人家,則是高七尺、寬五尺的地藏。

祈祜家祭在做水陸道場和誦讀祭文時都要有施舍。但這種施舍不同於“施舍大祭”中的施舍,僅以小錢或食品作為施舍物。舊時一般使用銅錢或散碎銀兩,今以角幣或一兩元麵額的錢作為施舍物,食品一般使用白麵蒸製的饃。施舍方式是做道場或誦讀祭文時,專門有人從高處將施舍物撒下,僧道和其他觀看者拾得歸己所有。

祈祜家祭一般約十天左右,其中祭祀禮儀為七晝八夜,即祭祀禮儀開始的當天沒有禮儀活動,活動從晚上開始,一直延續到出殯後的晚上,日日有祭祀,夜夜有道場。有雇請戲班唱宗教戲的,如《目連救母》等劇目,有的還雇請“哭靈人”哭靈,以敘事體裁唱誦死者功德以及後人的賢孝事跡。也有“門外人”唱吊喪挽歌的,其辭章亦不顯得過俗。如其詞雲:

龍飲千江水,虎行萬重山,

手拿百張紙,匍匐到靈前。

叩首敬神明,再表葬禮情。

白布綰靈棚,靈棚如雪山,

燈燭插神台,香煙上青天,

桃果十餘個,祭品七八碟,

豬羊牲禮全,大祭獻尚饗,

神靈當有應,品嚐慰藉安。

紙火一攢院,擺在靈棚口,

金童玉女齊,侍立在兩邊。

高頭大紅馬,青衣馬童牽,

金鬥扣銀鬥,銀山傍金山,

孝子跪庭院,踩跪出祭飯,

誦經做道場,作文祭亡靈,

子孝婦又賢,家聲振四方,

神靈有恩德,福佑子孫昌,

觀音慈航來,超度上九天,

佛國有家園,金身永為仙。

燃燈有光明,接應上終南,

得道修成仙,聲名在仙山。

為佛成正果,足蹬蓮花台,

成仙駕鶴去,祥雲遊九重。

亡人生前善,日日積陰德,

鄉鄰都稱頌,常把美名傳。

子孝孫賢良,敬吃又敬穿,

床榻抱病臥,日夜侍奉勤,

將日駕鶴去,厚葬不惜金,

忠孝美名揚,親朋都讚頌,

墳塋如宮院,輝煌又氣派,

頭枕青龍山,腳踩臥虎灣,

鍾靈毓秀地,輩輩出大官。

禮儀出《周禮》,隆重又肅穆,

吹手好幾班,仙樂空中繞。

旌幡五六杆,都是吉祥幡,

魂幡引仙路,貴人能成仙,

魂轎藏魂身,魂入仙鄉路,

錢幡金銀幡,永世用不完,

庫幡皋門幡,明為入天堂,

香幡高挑起,香火有承傳,

仙鄉路平坦,路過金銀橋,

金銀橋上走,富貴留子孫。

前麵景陽橋,橋上觀美景,

美景美如畫,子孫享榮華,

亡人登仙路,上了景陽橋,

景陽橋上觀,身後無遺憾,

子孫萬代享榮華,富貴萬萬年。

祈祜家祭要擺七天酒席,每天從正午開宴不停地將前來祭吊的、赴喪的以及門外人等宴請完為止。大一些的喪宴從正午開始一直要到晚上才可結束。喪宴結束後舉辦道場儀式。如此眾多的赴喪者,一般是不僅將全村人邀至,還將本村的四鄰之村亦以禮相邀。不過,鄰村人均以戶為主,每日可出一人吃喪宴。這種大祭宴席有一定的時間限製,但酒場是晝夜不停的。為了應酬如此漫長的喪宴,喪家往往要用幾個月的時間來準備食物,提前一兩年來喂養豬羊供喪宴用,民間一般將這類的豬羊稱做“壽豬”、“壽羊”。提前一年蒸製燒酒。有的為了建造地藏,要花去兩三個月的時間。如此看來,舉辦祈祜家祭非一般家庭所能辦到,僅漫長的祭祀日就夠人受了。一般是那些家境富裕,出高官的家庭為了顯示權勢,誇耀富貴的人家才舉辦這樣的祭祀儀式。如凡舉辦這類祭祀者,家裏一般不準備棺木,都是從市井購得,價格往往要高出市價幾倍或十幾倍,如此高額的棺木,喪主連看都不看,隻是圖名而已。如筆者家鄉曾有一富豪走遍全鄉為其母買壽材,鄉人均恐自己棺木不好,不敢出售。一人家中有一柏木棺材,市價可值十餘塊銀洋,竟以七十塊銀元要價成交,售者相邀過目,購者並不去看,可見隻要名聲而非貨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