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教授馬修沃克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午睡可以增強認知力。
研究人員讓44名誌願者在中午的時候看100個陌生人麵孔和名字,測試他們各自能對應出多少人名和麵孔。之後,50%誌願者午睡1.5小時,其餘部分的誌願者仍然按照日常生活活動沒有午睡。下午6時,研究人員讓所有誌願者辨別100名陌生人麵孔和名字。結果發現,沒有午睡組對記住的麵孔和名字比有午睡組測試的成績明顯低下,即午睡組的測試成績明顯優秀於沒有午睡組。
睡眠剝奪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睡眠丟失狀態,並引起情緒、學習記憶、免疫功能等改變。目前關於睡眠剝奪研究,一般借助於腦功能研究技術,監測睡眠剝奪情況下的腦功能改變,揭示認知改變的腦機製。
隨著醫學和生理心理學的高速發展,研究午睡的專家已逐步地把研究重點投向午睡結構對高級神經活動的作用上來。
專家根據對午睡者的腦電波監測結果解釋,人在午睡後認知能力變強,是因為大腦在人午睡的時候,會把大腦裏稱為海馬狀突起結構處的信息轉移至額葉前皮質,在海馬狀突起處再騰出空間接受新的內容。這個過程就像把U盤上的數據轉移到硬盤裏一樣,“既能長期儲存這些舊數據,又能騰出新的空間可以拷貝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