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的質量不僅受午睡持續時間長短和午睡姿勢的影響,午睡前的飲食也會影響午睡的質量。
午睡養心。心經的養生之道是盡量減輕心髒負擔,避免心髒過度興奮。午睡前不宜飲濃茶及咖啡等刺激中樞興奮的飲料。
午睡前不宜吃油膩食物,因為油膩食物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狀動脈病變;肥胖、高血壓或已有水腫的人,更應避免攝取高油脂、高糖、高鹽或高熱能的食物,如太多的肉類(如肥豬肉)等,以免增加身體負擔,影響午睡。
富含鎂元素的核桃、榛子或杏仁,能促使大腦分泌褪黑素,可促使身體較快地準備進入午睡狀態。
隨著季節變化,做好午睡前飲食的調整,以使機體達到最佳狀態。
春天午餐飲食應減酸增甘,補益脾胃。例如,適量地吃些胡蘿卜、淮山藥、鯽魚和蔥、薑、蒜及蘋果等,增進脾胃功能,緩解“春困”。
夏季飲食以清淡、質軟、易於消化為主,多飲水,少吃油膩肥甘及辛辣易上火食物,並注意鉀的補充,例如,蘋果、香蕉、木瓜、菠菜、胡蘿卜、土豆等含鉀食物,可有效改善“夏打盹”。
“秋燥宜溫”。秋天應當避免吃性寒的食物,適當增加溫性食物,有利於保護胃腸,防止出現腹瀉、痢疾等胃腸道疾病,提高午睡質量,緩解“秋乏”。
冬季午睡前的飲食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可提高糖類、礦物質和脂肪的攝取量,適當增加羊肉、鮮魚、蛋豆類,增加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蘿卜、胡蘿卜、土豆、菠菜、香蕉、柑橘、蘋果等,以保證身體對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
午睡前飲食的奧妙
睡眠寶典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酸棗仁、大棗、洋蔥有明顯的安神功效,有助於睡眠。
◇酸棗仁含有31.8%的油脂和0.1%的皂苷,有鎮靜催眠作用。單方10~15克或與其他藥配合使用,可治療神經衰弱及失眠。
◇大棗有補脾、安神功效。用大棗30~60克,適量加水煮食;或桂圓15克,大棗5~10枚,小米100克。煮粥食用,有助於入眠。
◇洋蔥散發的氣味可使大腦皮質受到抑製,有助於安神和幫助入睡。可取適量洋蔥,洗淨,搗爛,置於小瓶內封蓋好,睡前開蓋,聞其味,可催人入睡。
民間有“五穀加大棗,勝過靈芝草”的諺語。大棗熬粥或煮湯,睡前食用,助眠效果明顯。
藥王孫思邈《千金方》裏有“大棗蔥白湯”助眠之說。可先將10枚大棗洗淨浸泡後剔去內核,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沸,再小火煮20分鍾左右,然後加入3根洗淨的蔥白,10分鍾後將蔥白去除,於睡前吃棗喝湯,可改善睡眠。
大棗兼具安神、補血雙重效果,女性患有抑鬱不安、心神不寧等症狀或更年期,可適量搭配百合、蓮子同煮調理。或與小米同煮,也可發揮助眠的功效。大棗含糖量很高,糖尿病患者盡可能少食用。
洋蔥可與生薑合用。將洋蔥、生薑各15克切碎後用紗布包裹,睡前置於枕邊,聞其氣味,可令人產生昏昏欲睡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