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案治尪痹驗案
患者張某某女56歲初診:1994年8月5日主訴:指腕關節疼痛12年,變形加重8年。
現病史:12年前,患者指腕關節疼痛,晨僵,畏寒喜暖,曾於西安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查血沉及類風濕因子等後,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曾服“雷公藤”、“潑尼鬆”等治療,效果不明顯。近幾年來,指腕關節變形,晨僵明顯,嗣後踝、膝、髖、肩關節均疼痛,活動欠靈活,踝、膝、腕關節腫,無腰疼痛,納可,大便調,夜寐略欠。
既往史:1982年行“右腎切除術”;1992年患“丙型肝炎”,已於當地治愈;1957年患“肺結核”,已鈣化;“膽囊炎、膽結石”病史5年。否認高血壓及冠心病病史,否認藥物過敏史。
個人史:月經145~72848,孕4胎,足月順產1男3女(1胎為雙胞胎),人工流產1胎。
查體:舌苔白略厚,脈沉滑,右尺弱,左尺略弱。1994年4月查類風濕因子1∶320,CT示:卵巢囊腫,肝囊腫,5月16日查血沉110mm/h,7月13日查血沉92mm/h。
診斷:中醫:尪痹西醫:類風濕關節炎辨證:腎虛,寒濕深侵入腎,閉阻經絡,母病及子,筋骨失養,發為尪痹。
治法:補腎祛寒,疏風化濕,活血通絡,強壯筋骨處方:骨碎補18g補骨脂10g川斷15g懷牛膝15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防風12g炙麻黃3g白術9g製附片12g伸筋草30g白僵蠶12g片薑黃10g炙山甲6g草烏5g自然銅6g(先下)透骨草15g羌獨活各10g7劑,水煎服二診:1994年8月12日服藥後,關節腫脹減輕,晨僵亦好轉,疼痛亦較前稍減輕,汗出較多,納食尚可,二便調,寐欠,舌苔略白,脈沉細數。
患者今日查血沉92mm/h,類風濕因子1∶160,抗“O”<500。
鑒於患者症情減輕,故繼守方加減用之。
處方:1994年8月5日方加千年健15g,黃柏10g。5~10劑,水煎服。
三診:1994年8月17日四診:1994年8月31日五診:1994年9月14日六診:1994年9月28日服藥後,關節腫、痛、僵均減,然仍以膝踝腕為著,遇寒及勞累後發作。
脈沉滑,左尺略弱,右尺弱,舌苔薄白中著。
此階段均服用焦樹德教授之經驗方:尪痹舒安衝劑,每次2袋,每日3次,在服藥期間,症狀日趨減輕,而停服原布洛芬(每次1粒,每日2次),減量吲哚美辛(由每次1粒,每日2次至每次1粒,睡前服),並能做家務勞動、散步、購物等。
七診:1994年10月26日患者自覺關節疼痛明顯減輕,晨僵亦減,活動自如,關節腫脹基本消失,納食稍減,二便調,已停服吲哚美辛。
舌苔薄白,脈沉略細1994年9月26日複查血沉60mm/h,抗“O”≤250,類風濕因子(+)1∶40。
鑒於症情減輕,欲回老家,故要求帶湯藥服,並配成丸藥以備服。
處方:(1)骨碎補18g補骨脂10g川斷18g白僵蠶12g懷牛膝18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防風12g千年健15g黃柏10g炙麻黃3g焦白術9g製附片12g伸筋草30g草烏5g片薑黃12g炙山甲9g自然銅9g(先下)透骨草15g羌獨活各12g14劑,水煎服(2)以上3劑共為細末(將其裝膠囊),每次6g,分裝膠囊,每日服2次。
患者係指、腕關節疼痛12年,變形加重8年,經化驗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服用激素、雷公藤、布洛芬等多種中西藥治療均無顯效,關節變形,活動不靈活,生活自理困難,就診於吾師。焦師四診合參,知其腎虛,寒濕深侵入腎,閉阻經絡,母病及子,筋骨失養,發為尪痹,予以補腎祛寒,疏風化濕,活血通絡,強壯筋骨之法治之,選用自己的補腎祛寒治尪湯及尪痹舒安等經驗方治療,僅2個半月即收顯效。由此看來,若無腎虛,寒濕之邪不深侵入腎,損骨傷筋,就不會致尪;反之,治尪痹時,不及時補腎祛寒亦不能見效。
第四十八案化痰開竅、疏肝
理氣法治癲癇案患者肖某女19歲初診:1994年6月10日主訴:陣發性尖叫後口吐白沫,周身抽搐3次。
現病史:患者自1994年4月上旬至今,每月上旬均發生1次尖叫之後即口吐白沫,周身抽搐,呼之不應,持續約3分鍾左右則清醒,醒後感頭痛欲嘔,周身乏力,曾於當地醫院查腦電圖及CT均未發現異常。雖服中西藥治療(藥名不詳),然仍連續3次發作,故赴京請焦老診治。
現症:最後一次發作為6月2日晨8點以後,當時神誌不清,呼之不應,口吐白沫,牙關緊閉,雙目閉合,周身抽搐,未發生遺尿及遺便,然發作後頭痛且昏沉不爽,周身乏力,心中煩熱,大便偏幹,納食如常,小便調,夜寐尚可。
既往史:否認肝炎、結核及腎炎病史,否認藥物過敏史。
個人史:月經134~528~30,月經色暗紅有血塊,量一般,行經時腹痛。
查體:舌苔薄白,脈沉滑。
診斷:中醫:癲癇西醫:癲癇?
辨證:此乃痰氣迷心,神明失主而致。
治法:化痰開竅,疏肝理氣處方:半夏12g化橘紅12g茯苓30g製膽南星10g天竺黃10g生石決明30g(先下)生赭石25g(先下)鉤藤30g(後下)川黃連6g全蠍9g蜈蚣3條香附10g炒黃芩10g防風12g14劑,水煎服白金丸,1丸分2次,上藥汁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