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起兵複仇(2 / 3)

在努爾哈赤起兵之時,他身邊有兩個重要人物,如同左膀右臂,即額亦都和安費揚古:

額亦都,姓鈕祜祿氏,一五六二年(嘉靖四十一年)生,小努爾哈赤四歲,世居長白山,後隨祖父阿陵阿移居英峪。他幼時,父母為人所害,因藏匿鄰村得免。額亦都長到十三歲,拔刀殺死仇人後,逃往蘇克素滸河部嘉木湖寨,依姑度日。後遇努爾哈赤,言語投契,要跟從努爾哈赤。他姑母不許。額亦都於是說:“大丈夫生世間,能以碌碌終乎”?翌日,額亦都不告而別,遂從努爾哈赤行。他之所以斷然跟從努爾哈赤,史載“額亦都識為真主,請事太祖”。這顯然有所渲染,但額亦都當時確已認識到,跟隨努爾哈赤就能夠做出一番事業。努爾哈赤攻圖倫城,額亦都奮勇先登。額亦都跟隨努爾哈赤四十餘年,驍勇善戰,屢建奇功,忠心效勞,深受信任,後為五大臣之一。

安費揚古,姓覺爾察氏,與努爾哈赤同歲,世居瑚濟寨。他的父親完布祿跟從努爾哈赤,有人誘其背叛,不從;又劫其孫相要脅,但終無貳誌。安費揚古自隨努爾哈赤起兵後,攻克圖倫,四處征戰,驅馬攻堅,挺身突入,後也成為五大臣之一。努爾哈赤後來猛士如雲,額亦都和安費揚古尤為傑出。

這一年,努爾哈赤以帶領額亦都、安費揚古等百人的隊伍,打敗尼堪外蘭、奪取圖倫城為起點,開始統一蘇克素滸河部。努爾哈赤家族所在的蘇克素滸河部,分布於蘇克素滸河(即蘇子河)下遊到該河注入渾河處的一帶地方。蘇克素滸河部薩爾滸城主諾米納,也曾同努爾哈赤歃盟,後來見尼堪外蘭依恃明朝而勢力較強,便背棄盟誓,“陰助尼堪外蘭,漏師期,尼堪外蘭得遁去”。努爾哈赤對諾米納雖然懷恨在心,但他不用力攻,而用計取。他暗自定下破諾米納、取薩爾滸之計。

時值諾米納、鼐喀達派人來約,會攻渾河部巴爾達城。努爾哈赤便佯同諾米納等約盟,合兵攻巴爾達城。臨戰時,他要諾米納先攻,諾米納不從。這個時候,努爾哈赤便使用預訂之計,輕而易舉地除掉了諾米納。據記載:

太祖曰:“爾既不攻,可將盔甲、器械與我兵攻之”。諾來納不識其計,將器械盡付之。兵器既得,太祖執諾米納、鼐喀達殺之,遂取薩爾滸城而回。

努爾哈赤雖然殺了諾米納,但對他的部民卻不加傷害,讓他們照舊住在薩爾滸城,並修整城柵。在統一女真各部戰爭中,努爾哈赤用兵的一個特點是,不僅用步騎強攻,而且以計謀智取。這樣他很快地統一蘇克素滸河部,勢力漸強,威信日增。

一五八四年(萬曆十二年),努爾哈赤起兵一年後,外部敵人的劫案,宗族戚友的加害,依然仍處於危險的逆境。如先有“長祖、次祖、三祖、六祖之子孫同警於廟,欲謀殺太祖”;至是,又有其繼母之弟薩木占等將他的隨從、妹夫噶哈善邀殺於路。但努爾哈赤在不利條件下,善機變,少樹敵,逐漸地由弱變強。

如四月初一日半夜,努爾哈赤息然聽見窗外有腳步聲,便起身佩刀執弓,將子女藏在僻靜之處,然後讓他的妻子裝做上廁所的樣子,他緊緊跟在後麵,用妻子的身體隱蔽自己,潛伏在煙囪的側後。努爾哈赤借閃電之光,見一人逼近,以刀背擊仆,喝令近侍洛漢把他捆起來。洛漢要把那人殺掉,努爾哈赤暗想:我要是殺了他,其主人會以我殺人為名,派兵前來攻我,而我兵少難敵,於是佯言道:“爾必來偷牛!”那人見機回答道:“偷牛是實,並無他意。”近侍洛漢插話道:“此賊實害我主,詐言偷牛,可殺之,以戒後人!”努爾哈赤斷然道:“此賊實係偷牛,諒無別意”!於是就將那人釋放。

又如在五月一個陰雲密布的漆黑夜晚,有一個叫義蘇的人排柵潛入。努爾哈赤發覺後,著短甲,持弓矢,假裝外出如廁的樣子,藏在煙囪的後麵。閃電一燭,他看見賊人開始逼近,扣弦一箭,卻被賊人躲過;再發一箭,射中其足,後把義蘇捆縛鞭撻。族中兄弟要把義蘇殺死,努爾哈赤道:“我若殺之,其主假殺人為名,必來加兵,掠我糧石。糧石被掠部屬缺食,必至叛散。部落散則孤立矣。彼必乘虛來攻,我等弓箭、器械不足,何以禦敵?又恐別部議我殺人啟釁,不如釋之為便”。

說完便把義蘇釋放。努爾哈赤釋義蘇、少樹敵,臨事機變、深沉大度,是為著積蓄力量,準備條件,繼統一蘇克親滸部之後,將董鄂等部吞並。

董鄂部位置在董鄂河(今渾江)流域,與蘇克素滸河部為鄰。努爾哈赤在六月為給噶哈善複仇,與薩木占激戰馬兒墩寨之後,又率兵前往攻董鄂部。

九月,努爾哈赤得知董鄂部“自相擾亂”的消息後,以為是個機會要乘時往攻。諸將諫阻說:“兵不可輕入他人之境,勝則可,倘有疏失,奈何?”努爾哈赤力排眾議,說:“我不先發,倘彼重相和睦,必加兵於我矣”!他在說服諸將後,率兵五百人,攜帶蟒血毒箭,往征董鄂部主阿海駐地齊吉答城。阿海聚兵四百,閉門守城。努爾哈赤統兵圍攻城柵,並縱火焚毀城上懸樓和城外廬舍。城將陷,不料天降大雪,還師。

在還師途中,又進攻翁科洛城。翁科洛人得知消息後,斂兵城裏,緊閉城門。努爾哈赤兵臨城下後,下令放火焚燒城上懸樓和環城房屋。他登房跨脊,往城裏彎射。城中有一人叫鄂爾果尼,引弓發矢,射中努爾哈赤,穿胄傷肉,深有指許。他拔下箭鏃,血流至腳,即用所拔之箭,反射城下,一人應弦而倒,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努爾哈赤頑強的戰鬥精神。

努爾哈赤雖負箭傷,仍彎射不止。城中另一人名洛科,乘濃煙逐漸潛近,暗發一箭,正中努爾哈赤頸部,砉然一響,箭鏃穿透鎖子甲圍領,鏃卷如雙鉤,傷創寸餘。他用力拔下矢鏃,帶出兩塊血肉,血湧如注。別人見努爾哈赤身負重傷。要登房把他攙扶下來。努爾哈赤說:“爾等勿得近前,恐敵知覺,待我從容自下”。他一手捂住傷口,一手拄弓下房。努爾哈赤從容下來後,因箭鏃創傷頸動脈,血流不止,幾次昏迷,隻得棄城而回。

努爾哈赤等到傷創愈合後,又率兵去攻打翁科洛城。城陷後,俘獲鄂爾果尼和洛科。眾將把鄂爾果尼和洛科綁縛,讓他們跪在努爾哈赤麵前,請求施以亂箭穿胸的酷刑,以雪翁科落城之恨。但是,努爾哈赤卻說:“兩敵交鋒,誌在取勝。彼為其主乃射我,今為我用,不又為我射敵耶!如此勇敢之人,若臨陣死於鋒鏑,猶將惜之,奈何以射我故而殺之乎”?

努爾哈赤沒有殺掉鄂爾果尼和洛科,並親自給他們釋縛,授為牛錄額真。加以厚養。努爾哈赤這種不計私怨、寬宏大度的襟懷,深深地感動了諸將,從而加強了其統治集團內部的團結,後來經過征討,終於完全吞並董鄂部。

斬殺仇人

努爾哈赤以百人起兵後,開始感到實力的重要性,於是率兵開始東征西伐,準備一點一點的統一女真大業。努爾哈赤在獲得對蘇克素滸河部,董鄂用兵的勝利以後,又開始謀劃對哲陳部用兵。

哲陳部分布於渾河上遊流域,是蘇素滸分部的左鄰。在萬曆十三年(1585年)二月,努爾哈赤率披甲之士二十五人、士卒五十人攻哲陳部界凡寨。但是因為事前消息泄露,讓敵人有了防備,所以毫無所獲。在率軍返回的途中行至界凡南的太蘭崗這個地方時,敵人薩爾滸、界凡、東佳和巴爾達四城之主,合兵四百餘追襲。界凡城主訥申、巴穆尼疾馳逼近,努爾哈赤單騎撥馬上前迎敵。訥申策騎猛撲,砍斷努爾哈赤馬鞭。努爾哈赤不慌不忙撥轉馬頭,奮力揮刀,將訥申後背砍為兩段;然後又轉身回射,巴穆尼中箭落馬斃命,追兵也因之驚怯呆立。

努爾哈赤這時見形勢對自己不利敵眾己寡,乘敵驚魂未定之跡,努爾哈赤一麵指揮步騎退卻,一麵駐馬訥申屍旁。訥申部眾見到這種情況呼叫道:“人已死,何不去?欲食其肉耶!汝回,我輩欲收主屍。”努爾哈赤大聲回答道:“訥申係我仇,幸得殺之,肉亦可食”!說完以後,努爾哈赤親自斷後,策騎緩緩退卻。努爾哈赤率七人將身體隱蔽,僅“露其盔,似伏兵”。敵軍因為喪其首領,又疑有伏兵,未敢再追。

在這年的四月,努爾哈赤率馬步兵五百人再征哲陳部。不料因中途遇大水,他隻好令步騎回軍,隻留綿甲五十人、鐵甲三十人,共八十人繼進;到達渾河畔時,隻見界凡等五城敵軍八百人已經憑河依山結陣嚴待。這時敵人的兵力,十倍於己,以逸待勞,其勢洶洶形勢,頗為險惡。他的部屬、五祖包朗阿之孫劄親和桑古裏,見敵兵眾多,竟嚇得解下身上盔甲,交給別人,準備逃跑。努爾哈赤見狀怒斥道:“汝等平昔在家,每自稱雄於旅中,今見敵兵何故心怯解甲與人”?說罷,他與弟穆爾哈齊和近侍顏布祿、兀淩噶四人,奮勇彎弓就射,殺敵二十餘人。敵兵見努爾哈赤神勇驚惶陣亂,涉河爭遁。

經過一陣猛烈撕殺,努爾哈赤汗流浹背,氣喘欷。他用手斷扣,卸甲稍憩。旋又著胄縱騎疾追,追至界凡險隘處,遙遙遠望敵兵十五人一股。努爾哈赤取下盛纓隱身持敵。等敵人逼近時,他傾力射出一箭,敵為首一人中箭穿脊而死。穆爾哈齊接著又發一箭,又射死一人。餘敵潰亂,逃至吉林崖,墜崖而死。至此努爾哈赤獲得全勝回師。

“兩軍相逢勇者勝。”勇敢,就是戰勝敵人的一個法寶,是努爾哈赤的重要品質,也是他奪取渾河之役勝利的基本原因。渾河之役,努爾哈赤創造了女真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他在總結渾河之役時說:“今日之戰,以四人而敗八百之眾,此天助我以勝之也”!這為渾河之役不僅皴染誇張的筆墨,而且也塗上了神秘的色彩。

在這兩年之後,努爾哈赤派額亦都率兵再征哲陳部巴爾達城。額亦都奪取巴爾達城之戰,打得非常激烈、精彩。

額亦都師得勝班還,努爾哈赤迎於郊,行抱見禮,大宴勞師,將所有俘獲全部賜賞,並賜號“巴圖魯”。巴圖魯,是勇士的意思。至此,全部滅掉哲陳部。

雖然努爾哈赤先後統一蘇克素滸河部、董鄂部和哲陳部,但起兵已經三年了,仇人尼堪外蘭尚未擒獲,埋藏在心底中的隱恨並未消除。一股複仇的烈火在他胸中久久的燃燒著。擒斬尼堪外蘭,洗雪父祖之仇,這就成為努爾哈赤下一個奮鬥目標。

一五八六年(萬曆十四年)七月,努爾哈赤聞聽尼堪外蘭在渾河部的鵝爾渾城。渾河部以位置於渾河一帶因而得名。它在蘇克素滸河部的西南方,並與之為鄰,鵝爾渾城座落在渾河畔,臨近撫順。努爾哈赤頓時心急如焚,星夜兼馳,率兵住攻鵝爾渾城。城被攻陷後,因尼堪外蘭碰巧外出而沒有索獲。努力哈赤登城遙望。尼城外逃遁的四十餘人中,為首一人頭戴氈帽,身穿青綿甲,疑為是尼堪外蘭。他下城縱驥,眼冒仇火,單騎直入,身陷重圍。他被亂矢中胸貫肩,受創三十餘處,仍奮死力戰不退,射死八人,斬殺一人。他在餘敵潰散後,返回鵝爾渾城。

回到鵝爾渾城以後,當努爾哈赤得知尼堪外蘭被明軍保護起來的消息時,憤怒的烏雲遮住了理智之光。努爾哈赤因仇恨而失去理智,殺死城內十九名漢人,對於捉住的六名中箭傷的漢人,把箭族重新插入傷口,讓他們帶箭去向明朝邊吏傳信,索要尼堪外蘭。明朝因見努爾哈赤勢力日漸強大,留著尼堪外蘭這個傀儡已成贅疣,就決定拋棄他。於是努爾哈赤派齋薩率四十人去索取尼堪外蘭。據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