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禮之後,薛府又恢複了平靜。沈雲舒每日待在閣樓裏,除了給長輩問安之外,就隻是練練字,看些史書傳記,偶爾在花園中吹簫彈琴,日子過得十分閑適安逸。
幾天之後,皇後娘娘傳召,沈雲舒才丟開書冊,準備進宮。這一次入宮與上一次參加國宴不同,是皇後娘娘單獨召見。雖然韶華與自己交好,但仍舊要做好準備,以免無心中惹惱了娘娘。
當日,沈雲舒再次進入皇宮。官道依舊漫長,長長的路上隻有一輛馬車,在寂靜的宮中行駛著。駿馬踏地的篤篤聲清晰可聞,氣氛有些沉悶壓抑。
好在這是第二次進宮,有了些經驗,沈雲舒端坐在馬車中,微微閉目,氣息悠長,在想一些事。昨夜,三皇子妃派人給她送了一張字條,共兩個字,簫玉。
當今七皇子赫連肅的生母,是已經過世的玉妃,這個玉字大約是指她。至於簫,沈雲舒心中一動,忽然想起國宴上皇帝與皇後異樣的神情,若有所思。
一刻鍾後,明粹宮到了。明粹宮是當今皇後的宮殿,鑲滿金玉琺琅和晶石琉璃,奢華無比。沈雲舒麵對這冰冷華麗的宮殿,吐出一口長氣,跟著引路太監,步伐輕緩,裙擺紋絲不動。
那太監是皇後宮中的首領太監,年紀不小了,背微微拱起,走起路來卻是步步有力。太監聽著身後沉靜的腳步聲,心中點頭——他跟著皇後娘娘二十餘年,識人無數,第一次見娘娘對一個年輕姑娘如此上心。今日一見,對方鎮定自若,光憑這份氣度,將來恩寵是肯定少不了的。心中思量了一番,那太監臉上倨傲之色淡去,多了幾分恭敬,將沈雲舒帶到正殿。
殿內皇後娘娘正和韶華說話,沈雲舒走過去俯身行禮,“娘娘金安。”皇後虛扶一把,神情溫和,“起來吧,到我這裏來。”身後女官搬來一把椅子,沈雲舒虛倚半邊坐下了。
經上次一別,韶華的情緒已經恢複了正常,眼裏滿是純淨明媚的笑。看皇後溫和的神情,想來她並沒有將薛府中的那場對話告訴娘娘,沈雲舒心下稍安。那場對話涉及國事,蔣清苒又說得有些偏激,若傳出去,隻怕會引起是非。
接下來的談話很是尋常,如果不是三人身份尊貴,倒真像是尋常人家閑話家常一般,三人聊了聊女人間慣常的話題,關於如何保養肌膚。皇後娘娘縱橫後宮三十年,自然經驗豐富,沈雲舒向皇後討教了一番,得到不少秘訣,倒是受益匪淺。
驀然,殿中響起幾聲朗笑,皇帝大踏步走來。“皇後和韶華永寧說什麼呢?讓朕也來聽聽。”沈雲舒剛抬起頭,忽覺皇後神色冷了許多,心中一緊,旋即,跟著皇後緩緩行禮。
女官又搬來一張木椅,四人依次坐下,家常閑話再次開始,這一次是由皇帝問話。“永寧都讀了些什麼書?”南軒重文,當今皇帝更是精通文史,因此本朝倒也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反而鼓勵女子讀書。
沈雲舒微微一笑,眼中有幾分羞澀,在皇帝麵前賣弄文采,實在是心中發虛。“祖父書房中有許多書,永寧無事時便喜歡看一些,更多的還是喜歡看傳記雜文。”
皇帝點點頭,“薛太傅有些前朝孤本,都是些詩詞古句,傳記雜文倒是不多。你既喜歡,朕便賞你一些。”
沈雲舒急忙拜謝,皇家書冊都是珍本,最可貴的是上麵有前人批注,字字珠璣,是多少讀書人夢寐以求的。皇帝擺擺手,並不放在心上。又問了些平日生活愛好,沈雲舒一一作答。
末了,皇帝滿意一笑,頒下一道旨意。“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永寧郡主端莊賢德,蕙質蘭心,擢封為公主,封號華安。欽此。”
沈雲舒接旨謝恩,心中驚詫,有郡主到公主,看似隻有一步之遙,然而卻是天差地別。南軒共三位公主,麗妃所出的五公主和六公主已經出嫁,除此之外,就隻有受盡寵愛的韶華,如今自己毫無功績,卻驟然受寵,實在是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