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完全因為性格,那麼究竟還有什麼會讓愛情漸漸消退呢?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愛情是源於人體自然分泌的一種物質,我們把它稱為“愛情物質”,如苯基乙胺、多巴胺,內啡肽等。
研究表明,這些愛情物質的分泌能使男女之間產生愛慕之情。比如多巴胺,在熱戀期時能噴發而出,傳遞迷戀、興奮及愉悅等信息,使人產生快感並上癮,但它們不是源源不斷的,通常會持續一年半到三年。隨著多巴胺的減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變為平靜。當多巴胺風平浪靜的時候,我們該如何維持自己的愛情呢?
雙方的愛情需求匹配才能支撐戀情長久
選擇一個與自己性格相似還是互補的人並不重要,因為選擇一個人隻是愛情的開始,在以後的日子中還需要不斷地磨合與調整。生理學也告訴我們,沒有永遠激情不散的愛情,一切都是浮雲,找準對方的愛情需求是王道,匹配才能支撐戀情長久。
男女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機體,他們對愛的理解和需求也各不相同。美國心理學家認為男性和女性分別有6種基本的愛情需求。男性的包括信任、接受、感激、讚美、認可、鼓勵;女性的包括關心、理解、尊重、忠誠、體貼,安慰。
這並不是說,男女隻各自需要這6種,女人基本的愛情需求對於男人也同樣重要,隻不過對於女人而言她的基本需求能帶來更大的快樂。換句話說每一個男女都需要以上這12種形式的愛。
我們發現“戀愛要找性格相似還是互補的”這並不是多大的問題,關鍵還是你決定開啟一段怎樣的感情,以及以後能接受什麼樣的戀愛生活,雙方將如何滿足對方的戀愛需求。
性格相似的人相對來說會有比較穩定的戀情和生活狀態,可能從今天起就能看到未來五年或十年的發展趨勢,而不會有太大的變故或說驚喜;但有的人可能無法接受這種平淡似水的狀態,他們更願意挑戰反差,需要不確定性的刺激,從而確保感情能始終保持新鮮度,哪怕白發蒼蒼的時候還能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準備隨時收拾東西離家出走。
同樣的,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愛情模式,就算雙方都相親相愛,這份愛情也不是高枕無憂的。愛情是一個過程,雙方都要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增進了解,拉近距離,彼此融合在對方的生命裏。
畢竟於千千萬萬的人海裏,遇到一個相愛的人,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就是一份奇跡。愛他,是在用你的行動和生命延續這份神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