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腸不可冷,腹不可熱(1 / 1)

原文

王子晉雲:“佐饔得嚐,佐鬥得傷。”此言為善則預,為惡則去,不欲黨人非義之事也。凡損於物,皆無與焉。然而窮鳥入懷,仁人所憫;況死士歸我,當棄之乎?伍員之托漁舟,季布之入廣柳,孔融之藏張儉,孫嵩之匿趙岐,前代之所貴,而吾之所行也,以此得罪,甘心瞑目,至如郭解之代人報仇,灌夫之橫怒求地,遊俠之徒,非君子之所為也。如有逆亂之行,得罪於君親者,又不足恤焉。親友之迫危難也,家財已力,當無所吝;若橫生圖計,無理請謁,非吾教也。墨翟之徒,世謂熱腹,楊朱之侶,世謂冷腸;腸不可冷,腹不可熱,當以仁義為節文爾。

——顏之推《顏氏家訓》

白話

王子晉兌:“幫助廚房做菜,可得美味品嚐,幫助別人爭鬥,難免要被毆傷。”這話是說做好事就參加,做壞事則避開,不要拉幫結夥去做不義之事。凡是對人有害的事,都不應該參與,一隻走投無路的小鳥投入懷抱,仁慈的人總會憐憫它;敢死的勇士來投靠,就應當拋棄他嗎?伍員托漁夫擺渡相救,季布被藏在廣柳車中,孔融掩救張儉,孫嵩藏匿趙歧,這些事例都被前代所看重,也是我所奉行的。就算因此得罪權貴,也心甘情願,至於郭解代人報仇,灌夫為朋友怒責丞相田蚡索取田地,那是遊俠之徒的行為,不是君子應該幹的,如果有大逆不道,犯上作亂的行為,因此而得罪君王與父母,就更不值得同情了。親友被危難所迫,自家的錢財精力,是不應該吝借的;如果有人不懷好意無理請求,那就不是我們應該支持的了。墨子的門徒,大家都說他們太熱心,楊朱的同道,大家都說他們太薄情,情不可太薄,心不可太熱。應當用仁義來節製修飾自己的言行。

家訓史話

顏之推不主張墨子和楊朱的作為。墨子主張“兼愛”,無論對什麼人,與自己的關係不管親疏,都要一概施之以愛,熱心救世。墨子的弟子們組成一個學派,行遊天下,不但在理論上宣傳自己的主張,而且從事實際的政治,試圖阻止各國之間的常見征戰,孟子說他們“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從頭頂到腳跟都磨傷了,不怕勞苦,不顧個人的身體,一心為別人考慮。

楊朱的主張和墨子正相反。楊朱宣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拔下我一根汗毛,即使能讓全天下都得到好處,我也不幹,因為我自己受到了損失。他的實際行動也是如此,“不入危城,不處軍旅”,從來不參加軍隊,遇見打仗的地方繞著走,也從不摻和別人的是是非非。楊朱認為,天地萬物,都沒有自己的身體尊貴,凡是有利於我的,就幹;不利於我的,一律不為。

顏之推身處亂世,與東漢末年極為相似。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外戚強大,威脅皇權,皇帝則依靠宦官除掉外戚勢力,宦官得勢,又飛揚跋扈,賣官鬻爵,欺壓良善,政治腐敗,民不聊生。這時期的趙歧,字邠卿,長安長陵(今陝西西安)人,因為趙歧多次反對京兆尹唐玹的倒行逆施,遭到宦官爪牙的迫害,家族被唐玹誅殺。

趙歧雖然幸運地逃了出來,但是從此就不敢露麵,隻好隱姓埋名,在北海賣餅求生。有一天,孫嵩恰好來到趙歧賣餅的市場上買餅。他看來看去,都覺得這個賣餅的人,從言談舉止上看來,不像是個常人。疑他不是普通的小商小販,就去盤問他:“餅是你自己生產的嗎?”趙歧回答說:“買來的。”孫嵩又問:“多少錢買來?又多少錢賣出去?”趙歧如實相告:“三十文錢買來,三十文錢賣出去。”孫嵩就就請趙歧坐上自己的馬車,趙歧嚇壞了,以為是地方官認出了自己,要抓自己去領賞。一起回到了府裏。孫嵩察覺出了他的恐懼,於是就在一個沒人的地方,讓馬車停下來,對趙歧說:“我是北海的孫賓石,我知道你是忠臣,你不用怕,我全家上百口人,一定可以保護你的。”

於是,為了大義,孫嵩就把他請到家中,隱藏起來,唐氏家族被殺以後,趙歧才得以重見天日,被朝廷重用。在漢獻帝時,趙歧以太常卿的身份,作為宣慰副使,出巡全國各地,於是又才與孫嵩重逢,兩人都感歎得流淚滿麵。

古訓今鑒

顏之推主張腸不可冷,腹不可熱。雖然距離現在已經一千五百年,仍然應該借鑒。像墨子那樣的,就叫做熱腹,太過熱心;像楊朱那樣的,就叫做冷腸,又太過無情。冷腸和熱腹,都是走極端。幫忙要幫到點子上,要在別人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更要注意幫忙的方式和分寸,不能幫倒忙、越幫越忙。。幫人也要量力而行,不能幫完了別人,自己反倒成了需要別人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