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立誌學農(1 / 3)

諾爾曼·布洛格在農村小學8年級的學習就要結束了(以下稱布洛格)。他的畢業考試不是十分理想,各科成績雖然比較好,但還不是前幾名。原來,懂事的布洛格近一年來幫助家裏幹的活太多了,耽誤了許多時間,再加上在他的腦海裏總在想著小麥的長勢,也影響了學習。拿著考試分數單回到家裏,他的情緒很低落,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就一頭鑽進了他的房間。吃晚飯也是母親叫了兩遍,他才慢慢騰騰地出來,低著頭喝了兩口湯,吃了一小塊麵包,就又進屋去了。父親和母親知道一直要強的兒子,一定是考試沒拿第一,心裏不痛快。

父親和母親找到了祖父,他們要決定布洛格今後怎麼辦的大事。從他小學畢業的成績來看,是不是有培養前途還說不準,至少父親是這樣認為的。普通的農家,如果讓孩子上高中,就得接著上大學,如果不能上大學,他們認為高中就是白念了,白搭了錢和勞動力,是不合算的事。家庭這樣的條件,要供一個大學生是何等的難啊!因此父親舉棋不定,是讓布洛格上高中還是像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樣,從此開始在農場幹活。究竟怎麼做對孩子更適合,父親沒了主意。祖父的想法卻是很堅定,一定要讓聰明的諾爾曼繼續上學。祖父對孫子的了解,遠比父親對兒子了解更深刻。祖父認為,這個孩子一定會有出息。在這種想法之中,也隱約有自己沒讓兒子上多少學而懊悔的因素在內。父親對祖父的意見一向是尊重的,也覺得不能讓僅有14歲的兒子,從此就幹繁重的農活,在農田裏生活一輩子。因為他看的書多,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重要的、有地位的、有價值的事情,這樣,大人們就初步議定,還是讓諾爾曼上高中。

布洛格當然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他非常願意讀書,但他由於自己的畢業成績不理想,而對自己的智力產生了懷疑,動搖了信心。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學得更好,能不能上大學。這種情緒的微妙變化,祖父是看在眼裏了,心裏也捉摸透了。因此祖父就鼓勵孫子說:“你思考的問題是那樣多,那樣有見解,說明你的頭腦是夠用的,隻要有信心努力學習,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呢?”祖父的鼓勵,讓諾爾曼熱淚盈眶。

布洛格在農村小學第七、第八兩年裏,學校換了教師,原來的女教師到克列斯科的一所小學教書了,她是隨著她當醫生的丈夫一起走的。後來的教師就是布洛格的堂姐賽娜·布洛格。

堂姐是布洛格在美國的家族中第一個上了中等師範院校的孩子。諾爾曼·布洛格一家非常羨慕,因此對賽娜也十分尊重。可在老納爾斯的心中,卻發了狠心,非要讓自己的孫子趕上賽娜不可。因此,平時總是告訴布洛格要尊敬賽娜,用心向她學知識,按照她的樣子處事做人。賽娜教了布洛格兩年,她深深地了解布洛格是個不尋常的孩子。她非常喜歡這個堂弟,也非常關心這個堂弟,在平時就給了諾爾曼許多的幫助。

有一天,賽娜來到了布洛格的家。因為按照州裏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在學生畢業時,教師必須進行一次家訪。父親和祖父非常歡迎堂姐的到來。

三個人鄭重地談起了布洛格前途的事。父親簡單地說:初步打算讓諾爾曼上高中,但是否能再上大學,心裏不托底。老師最了解學生,父親希望賽娜幫助拿個主意。賽娜在布洛格家族中,是個有知識的人,她的意見在家族會議上一向是很有分量的。賽娜先是看著布洛格,然後慢慢抬起頭來,對祖父和父親用肯定的語氣說:“沒問題,絕對沒問題,我教了他兩年,還不清楚嗎?布洛格的學習成績雖然並不十分出色,但是他有毅力,也很有鑽勁,肯動腦筋,勤於思考,這是上高一級的學校必備的品質。小學考試多幾分少幾分不是大問題。通過高中教育完全可以把他培養成才,你們可千萬不能拿錯主意,耽誤了孩子的前途。相信我吧!也相信你們的孩子吧!我敢斷定他不是一般的孩子,而是大可造就的孩子。”

一番話說得祖父和父親豁然開朗,他們佩服賽娜的眼光,也為有這樣的好孩子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