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化是推動綠色發展的源動力。綠色發展理念是對奢侈消費、資源低效高耗、汙染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方式的徹底否定,是科學發展的思想精髓,也是生態文化的時代內容與創新。綠色發展的思想淵源主要來自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態智慧、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正是由於綠色發展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文化內涵,顯示了中國轉變發展方式,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形成節約資源、恢複生態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生態文化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向心力。生態良好、環境健康、可持續發展狀態和高尚的心靈境界,是構成美麗中國的基本要素。人們都向往著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氣清地淨,老百姓渴望著能喝上幹淨水、呼吸清新空氣、吃上安全食品、住上敞亮房子、有個舒適的宜居環境。這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訴求,也是生態文化體係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森林文化、濕地文化、荒漠綠洲文化和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園林文化等生態文化載體建設和生態製度建設,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出版科普讀物及影像製品,開展生態文化公益活動,為人們提供豐富多樣的生態產品和文化服務,提高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的公信度和參與度,增強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生態、治理環境的自我約束力和社會影響力。
生態文化是提升國家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複興的驅動力。文化軟實力已日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以及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但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卻不盡如人意。中國是文化資源大國,卻不是文化強國。民族的複興必須有文化的複興作為支撐,生態文化的興盛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必須繼承、發展和弘揚生態文化,以文化人,提升公民綜合素質,增強核心凝聚力、競爭力,充分發揮生態文化在提升國家軟實力中的作用,讓中華民族的生態文化走出國門,以其巨大的滲透力和感染力,屹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生態文化代表了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追求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也是生態文化的根本價值向度。深入生態文化研究、挖掘、修複,繼承、發展和創新建設,不斷增強生態文化與時俱進的適應性,將有利於增強我國文化發展活力,切實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摘自《人民日報》2013年1月11日)
重點難點精講精學
為什麼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麵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係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麵和全過程。這是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明確要求。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科學發展觀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建設生態文明,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形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和內在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然要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是破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麵臨資源環境瓶頸製約的必然選擇。近年來,重大環境汙染事件頻發,給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帶來危害,直接釀成社會群體性事件,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群體性事件的重要誘發因素,對社會和諧穩定構成直接威脅。突破資源環境瓶頸製約,必須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麵和全過程,不斷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是更好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的客觀需要。隨著全球能源資源需求持續增長和氣候變暖趨勢不斷加劇,未來各國圍繞能源資源、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排放等生態環境問題的博弈會日趨激烈。目前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人均排放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發達國家要求我國減排的壓力不斷加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利於增強我國在國際環境與發展領域的話語權,提升我國參與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國際談判和對話交流的位勢,有效維護我國的核心利益和負責任大國形象。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應在哪些方麵做出努力?
要推進生態文明製度建設,當前應在以下幾個方麵做出努力:
一是幹部的政績考核應作重大調整,淡化GDP考核,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係、考核辦法、獎懲機製。在生態文明的製度建設中,考核製度最引人矚目,也最應該予以重視。考核製度是轉變觀念重要的指揮棒。指揮棒對了,生態文明的整體推進就有了動力。因此,完善幹部的政績考核製度,將工作落到實處,對推進生態文明製度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合理設置管理機構和劃分管理責權,優化行政資源及相應的財政資源配置,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和威脅資源、環境、生態安全的突出問題。
三是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科學合理地修改與製訂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應當更多地通過司法途徑追究汙染環境者和破壞生態者的法律責任,索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維護公民環境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生態係統永續發展。要合理利用司法資源,借助法律手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對一些不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經濟政策法規重新修訂,創設有利於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的經濟政策法規。
四是要著眼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盡快建立可操作性強的資源有償使用製度、排汙權交易製度和生態補償製度,充分體現市場供求關係、環境資源稀缺程度和生態產品公平分配原則。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以體現市場供求關係、環境資源稀缺程度和生態產品公平分配原則。通過節約集約利用環境資源,倒逼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優化經濟發展方式。
五是完善生態環境教育與公眾參與製度,促進民間環保組織的健康發展。隻有大幅提升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提升民間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生態文明的製度建設才會有紮實的基礎。
如何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係中去?
黨的十八大報告鮮明提出,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係,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係、考核辦法、獎懲機製。這是從製度上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突出了生態文明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將資源環境作為經濟社會綜合評價體係的重要子係統,納入下列資源環境指標,以約束彌補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體係帶來的缺陷:一是反映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國民經濟體係建設情況的指標。包括政府環保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全社會環保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生態效率(單位能源、水資源消耗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汙染排放強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主要汙染物排放量)。二是反映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的指標。包括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少等。三是反映生態環境和資源狀況的指標。包括地表水國控斷麵劣V類水質的比例、國控斷麵水質好於Ⅲ類的比例、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以上的比例、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等。四是反映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情況的指標。包括重金屬汙染物排放削減或控製水平、城鎮生活汙水處理率、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重特大環境事件發生件數等。五是反映公眾參與環保和社會滿意度情況的指標。包括公眾參與和社會滿意情況,設置公眾參與度和群眾滿意度指標。
在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係的同時,要強化評價結果在政績考核中的運用。要將體現節約環保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結果作為地方黨政領導班子調整和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監督管理的重要依據,實行嚴格的問責製,充分發揮考核的引導、激勵和約束作用,推動地方政府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努力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