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講(2 / 3)

拓展輔導助學

周生賢:中國生態文明“攻堅點”

其一,積極探索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環保新道路。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是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關係的深刻揭示。環保新道路的基本要求是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努力方向是著力構建六大目標體係,即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係,全麵高效的汙染防治體係,健全的環境質量評價體係,完善的環境保護法規政策和科技標準體係,完備的環境管理和執法監督體係,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係。

其二,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和環境功能區劃,劃定並嚴守生態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推進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推動建立符合生態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大力開展全民環境宣傳教育行動計劃,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積極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在全社會樹立牢固生態文明理念。

其三,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我國已經到了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新階段,要以環境容量優化區域布局,以環境監管優化經濟結構,以環境成本優化增長方式,以環境標準優化產業升級,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通過發揮環境影響評價“控製閥”、節能減排“緊箍咒”、環境標準“催化劑”等作用,有力地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尤其要從嚴控製“兩高一資”(高能耗、高汙染和資源性)、低水平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決不放鬆環境保護要求。

其四,堅持環保為民惠民利民。環境保護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深入實施《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采取綜合措施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強化細顆粒物(PM2.5)控製,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完善區域聯防聯控機製,開展多汙染物協同防治,深化機動車汙染防治,做好重汙染天氣應急處置工作。

其五,大力推進環境管理戰略轉型。環境管理的最終成效還是要體現在環境質量改善上。環境管理隻有以環境質量為目標導向,實施更加嚴格的環境質量標準,從控製局地汙染向區域聯防聯控轉變,從單純防治一次汙染物向既防治一次汙染物又防治二次汙染物轉變,從單獨控製個別汙染物向多種汙染物協同控製轉變,全麵提升環保工作的精細化、信息化和專業化水平,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其六,強化生態文明製度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製度。從恢複和維持生態係統整體性與可持續性的係統理念出發,逐步建成科學合理、順暢高效的生態環保綜合管理體製。研究建立最嚴格的環境保護製度,深化環評製度改革,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幹部政績考核評價體係。製訂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係和推進辦法。(摘自《瞭望》2013年第18期)

李含琳:生態文明建設的六個決策維度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的重大戰略部署,其中,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社會各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積極性也越來越高漲。但是,就目前能夠看到的研究成果而言,多數觀點集中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政府投資、國家項目、社會理念和消費方式上。客觀地說,這些研究思路和觀點對於形成和我國可持續發展格局有一定的意義。但是,很明顯,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性、實證性和操作性的成果還是比較少。

縱觀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曆史進程,就會發現,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生態環境如此先進高效,是需要滿足多種條件的:一是資本原始積累和工業化階段的長期考驗,生態文明是工業化進程的結果,不是起因;二是綜合經濟實力的大幅度提高和對生態投入的基礎保證,經濟實力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證;三是生態經濟化與經濟生態化的緊密結合,生態和發展都需要產業化;四是建立以循環經濟為基礎的生產—生活低碳化雙重發展機製;五是低增長與高環境質量的相得益彰;六是生態空間與生產力布局的雙向互補。這些經驗和做法對於我國、特別是西部地區實踐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

一是綜合經濟實力中的生態含量明顯提升。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綜合經濟實力提升結合起來,實際上是要強調二者發展的相互約束和相互促進的關係,這些關係包括:經濟發展對於各種要素的利用是高效的,經濟發展的資源、能源和生態成本比較低;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化和城市化所造成的環境汙染能夠降到最低,發展與環境的協調度比較高;治理環境汙染物的成本比較低,消耗的經濟能量比較少;必須堅持經濟優先發展,這樣才能保證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越來越雄厚的投入保障;評價發展和政府業績的指標體係需要調整,增加生態和環境指標的內容,甚至可以使用綠色GDP的考核體係。

二是加快振興生態經濟和生態產業。西方發達國家曆來在經濟發展中都比較重視生態保護問題,而不是自提出綠色GDP概念之後。現在有不少地方政府提出了一些比較極端的戰略概念,比如“生態立市”、“生態強市”、“生態強州”、“生態大市”等。從一般理論上來追究,獨立的“生態”怎麼能夠“立市”和“強市”呢?生態必須與經濟、與產業、與技術、與產品、甚至與市場緊密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立市和強市的目的。也就是說,生態必須產業化或者市場化,必須在生態產品、生態技術、生態產業甚至生態市場的基礎上才能夠由於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而得到實體經濟的認可和投入,才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和積極參與。

三是必須實施大規模易地扶貧開發項目。近年來我國的自然災害發生頻繁,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量的貧困人口居住和生活在生態環境的敏感地域,如高山、河穀、地震帶、水源涵養區、森林涵養區、流域脆弱區等。因此,不僅造成生態問題,而且造成貧困問題。在國家的14個分類連片特困區中,大多數都存在空間移民的需要。又由於屬於這類情況的人口比較多,居住又比較集中在高海拔、高寒、陰濕、幹旱和半幹旱的地方,所以小規模實施易地搬遷不起多大作用,必須實施國家級的大型易地搬遷項目,包括生態移民、易地搬遷、災害移民等。有把易地搬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直接內容之一,列為國家重點項目支持範圍,同時注意移民過程中的生態保護。

四是生產和生活方式低碳化的多途徑實現方式。目前,低碳生產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已經得到全社會的認可,現在主要有兩個現實難題。一方麵是實現方式的難度比較大。比如,農村低碳條件較好,城市低碳困難多;城市越大交通越要現代化,樓房越高耗能越多,私家車越多交通效率越低;學習和模仿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又帶來了許多不理想的生活結果。另一方麵是政策之間有矛盾。比如,能源公司歡迎耗能大戶,而多數低碳方式又沒有對應補貼;農業工程用水實行國家財政補助,而節水技術和措施又沒有對應的補貼政策;城市用水和用電的階梯價格難以出台等。所以,要促進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低碳化,必須首先在相關政策上實行改革和調整,將與低碳密切相關的經濟政策下決心進行調整,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低碳經濟政策體係。

五是形成高效率資源和能源節約機製。高效率低碳發展是一個係統工程,這個係統工程的建設必須解決好四方麵重大問題:一是在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上一定要牢固樹立低碳發展的理念,在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既要有經濟增長目標,也要有低碳發展目標;二是對於高耗能、高耗資源型工業或者產業的發展必須實行限製政策,可以限量規劃、建設和生產,也可以通過擴大進口來解決;三是對於符合低碳要求的項目、技術、產品、產業、甚至是經濟活動實行補貼政策,沒有政策優惠就沒有低碳動力;四是將低碳發展的所有項目都列入循環經濟的發展內容,在國家級和地方的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示範區建設中一定要把低碳要求與循環發展統一起來進行,進行低碳和循環雙控製。

六是城市功能分工和空間布局優化。客觀地說,對現代國家和現代城鄉關係而言,能否按照低碳的要求規劃與建設,重點明顯在城市而不是在農村。同時,對傳統的工業“三廢”問題的解決和資源化利用,也不能一味地要求企業或者公司單個去做,這樣成本太高。所以,對於我國未來低碳發展在總體戰略和空間布局上需要明確:首先是低碳發展既是國家戰略,也是企業戰略,但重點是國家;其次是中等以上城市在長期規劃中必須充分考慮低碳問題,引導和培育一批專門經營工業“三廢”的資源化企業,用公司做環境與企業之間的中介;再次是城市長期規劃必須選擇功能分工原理,分別規劃和建設消費區與作業區,在作業區中集中建設規模化的汙染物處理機構;最後是汙染物的處理和廢物再利用都要走聚集發展道路,都要走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甘肅日報》2013年7月29日)

江澤慧:生態文化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動力

生態文化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生態智慧,融合現代文明成果與時代精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文化載體。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生態文化必將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生態文化是促進天人和諧的凝聚力。泱泱五千年,中華民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態文化,構築了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生態文化通過人與自然交往過程中的生態意識、價值取向和社會適應,維護和增強自然生態係統的供給、調節、支持、文化四項服務功能,實現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可以說,中華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更加懂得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樸素生態文化哲學智慧,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將伴隨和影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進程,成為凝聚人民追求夢想、鼓舞鬥誌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