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
為實現奮鬥目標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時間:2014年4月25日
主題: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
主講人:汪永清(中央政法委委員、秘書長)
總書記破題引學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4月25日下午就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進行第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麵對新形勢新挑戰,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對全麵深化改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都十分緊要。各地區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勇於負責、敢於擔當,形成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的強大合力。
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我們保持了我國社會大局穩定,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新形勢下我國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麵臨的威脅和挑戰增多,特別是各種威脅和挑戰聯動效應明顯。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強化底線思維,有效防範、管理、處理國家安全風險,有力應對、處置、化解社會安定挑戰。
習近平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準確把握我國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堅持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切實做好國家安全各項工作。要加強對人民群眾的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習近平指出,反恐怖鬥爭事關國家安全,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全局,是一場維護祖國統一、社會安定、人民幸福的鬥爭,必須采取堅決果斷措施,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堅決把暴力恐怖分子囂張氣焰打下去。要建立健全反恐工作格局,完善反恐工作體係,加強反恐力量建設。要堅持專群結合、依靠群眾,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動,築起銅牆鐵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要發揮愛國宗教人士作用,加強對信教群眾的正麵引導,既滿足他們正常宗教需求,又有效抵禦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
習近平強調,暴力恐怖活動漠視基本人權、踐踏人道正義,挑戰的是人類文明共同的底線,既不是民族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而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敵人。我們要堅定不移相信和依靠各族幹部群眾,團結他們一道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習近平指出,要加強新形勢下反分裂鬥爭,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打牢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最大限度團結各族群眾。要加強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多做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要正確把握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時妥善解決影響民族團結的矛盾糾紛,堅決遏製和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分裂、滲透、破壞活動。
習近平強調,維護國家安全,必須做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工作,做好預防化解社會矛盾工作,從製度、機製、政策、工作上積極推動社會矛盾預防化解工作。要增強發展的全麵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的產生。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協調各方麵利益關係的力度,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完善和落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體製機製,完善和落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製,預防和減少利益衝突。要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更好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對各類社會矛盾,要引導群眾通過法律程序、運用法律手段解決,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人民日報》2014年4月27日)
拓展輔導助學
肖天亮:清醒認識和準確判斷國家安全形勢的發展變化
習主席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發生了新的變化。一個突出方麵是國際和周邊安全環境更趨複雜,維護國家安全麵臨一些值得高度關注和認真對待的新情況新問題。當前,我國安全態勢總體穩定,但安全威脅和挑戰明顯增多,陸上方向安全形勢仍然複雜,海上方向安全威脅更趨嚴峻,維護國內社會安全穩定的任務也更加艱巨。同時,我國安全問題的聯動性、整體性增強,增大了維護安全的難度。
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影響我國安全。美國為了維護世界霸主地位,加強對亞太地區的控製,加快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一是大幅度增加西太平洋軍事部署,計劃將60%的海空軍力量部署在亞太地區,積極尋求新的軍事基地,不斷鞏固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二是升級武器裝備和技術手段,提高軍事偵察、預警和監控力度;三是提出“空海一體戰”作戰構想,頻繁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加強對相關國家的軍事援助,提升安全合作水平。受美國亞太戰略調整的影響,我國周邊安全環境更具複雜性可變性,風險挑戰明顯增大。
來自海洋的威脅呈現明顯上升趨勢。當前,我國海洋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在美國戰略重心東移背景下,部分國家調整海洋政策策略,不斷在海上挑起事端,加大對我島嶼主權和海洋權益的侵蝕力度。東海方向由於安倍政府繼續推行強硬政策,使釣魚島爭端持續升溫,引發衝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中日雙方圍繞釣魚島的鬥爭,已經從初期的法理鬥爭擴展到實際維權鬥爭,從海上鬥爭擴展到空中鬥爭,從執法力量鬥爭擴展到軍事力量鬥爭,從雙方鬥爭擴展到多方鬥爭,東海方向擦槍走火引發軍事衝突的風險增大。南海問題“多邊化”和“國際化”趨勢繼續發展,對我國家利益構成嚴峻挑戰。域內一些國家在鞏固非法利益的同時,積極策動南海問題的“國際化”,域外勢力乘機介入,有備而來,圖謀深遠。南海問題的“多邊化”和“國際化”,使解決爭端更加艱巨和複雜。
周邊熱點問題進入新一輪集中爆發時期。近年來,隨著大國戰略競爭加劇,我周邊地區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圍繞周邊熱點問題發生危機衝突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一是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局勢充滿變數。美國對朝鮮長期的敵視封鎖政策,給朝鮮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壓力。朝鮮半島局勢長期緊張,各方軍事行動不斷,危機頻發,影響我國安全。二是西南中印、中緬方向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近年來,中印關係總體穩定,雙方建立了邊境安全管控機製,但印度不斷加強中印邊境軍事部署,軍事對峙事件時有發生。三是世界大國加強對我周邊中小國家的拉攏利用,我國經略周邊、維護周邊安全穩定的難度加大。
維護國內社會安全穩定的任務更加艱巨。當前,我國正處於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許多經濟社會問題相互疊加,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矛盾相互交織,國內問題和國際問題相互傳導,境內外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攻勢,我國麵臨的反滲透、反分裂、反顛覆鬥爭尖銳複雜。在意識形態領域鬥爭方麵,西方反華勢力借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網絡化深入發展之機,加緊意識形態滲透,不斷對我國實施和平演變,阻撓我國和平發展進程。在反分裂鬥爭方麵,兩岸關係繼續向緩和方向發展,交流與合作的趨勢進一步增強,但影響台海局勢穩定的根源並未消除,“台獨”分裂勢力仍然存在,要充分認清解決台灣問題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達賴集團加緊在國際國內進行分裂活動,不斷製造事端,影響和破壞了我國西南地區安全穩定。境內外“三股勢力”不願意看到中國的繁榮與穩定,不斷加緊滲透和破壞,變本加厲地在新疆策劃和製造暴力恐怖事件,並開始向疆外蔓延,企圖以此製造民族隔閡,激化民族矛盾,嚴重危害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在反滲透反顛覆鬥爭方麵,一些受到境外敵對勢力支持的個人和社會組織蠢蠢欲動,不僅大肆利用各種傳統手段,而且把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作為擴散、升級社會矛盾的重要渠道,與境外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勾聯策動,肆意製造和傳播各種謠言與反動言論,混淆視聽,擾亂人心,企圖動搖我執政根基和社會穩定基礎。這些都對我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增加了新的難度。(摘自《解放軍報》2014年4月10日)
劉躍進:總體國家安全觀:民心基礎與理論溯源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仁愛善良”價值和“以民為本”思想的當代落實
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綱領,以及對“國民安全”重要性的多方麵論述,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仁愛善良”價值取向和“以民為本”思想主張的當代落實。
仁愛善良和以民為本,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優秀的價值取向和思想主張。近年來,黨和政府在各項大政方針的製定中,在國內外國家安全事件處置中,都充分體現出“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價值取向。前些年日本核泄露中的撤僑,利比亞內戰中的撤僑,敘利亞危機中的撤僑,以及今年馬航事件中的奮力搜救,大量事實表明,在走出國門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的今天(2013年已達9800多萬人次),黨和政府也越來越重視我國國民的海外安全問題,不僅在每次重大事件發生時都及時采取了必要的救援措施,而且還在外交、公安、軍隊等部門成立了相應的專門機構。國家安全委員會成立後,在“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指導下,黨和政府必將更加重視國民海外安全問題,必將使國民海外安全的保障機製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構架下得到進一步完善,國民海外安全也必將得到更高層次和更高效率的積極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