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育林
引言
賦、比、興是《詩經》“三百篇”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法,最早見於《周禮》:“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1]427之後,關於“興”曆代論者作出了種種詮釋,大體可分為兩類。第一類:
劉勰《文心雕龍·比興》:“興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擬議。”[2]50
鍾榮《詩品》:“文已盡而意有餘,興也。”[3]4
孔穎達《毛詩注疏》:“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已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已見意者,皆興辭也。”[4]120
朱熹《詩經集傳》:“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5]750
他們揭示了《詩經》“興”的“依微以擬議”,“文已盡而意有餘”的特征及其教化功能和藝術創造功能。第二類:
朱熹《朱子語類》卷80:“詩之興,全無巴鼻——多是假他物舉起,全不取其義。”[6]690
鄭樵《六經奧論》:“凡興者,所見在此,所得在彼,不可以事類推,不可以理義求也。”[7]64
徐渭《奉師季先生書》:“詩之興體,起句絕無意味。”[8]
姚際恒《詩經通論》:“興者,但借物以起興,不必與正義相關也。”[9]8
他們看到了《詩經》“興”“於義無取”、“特取兩字之相應耳”。說《詩經》“興”隻是“依微以擬議”、“文已盡而意有餘”,否認《詩經》“興”“於義無取”、“特取兩之相應耳”是片麵的;反之亦然。本文在綜合以上諸家對《詩經》“興”詮釋的基礎上,就信天遊“興”作一些分析研究,以冀幾近枯竭的信天遊“興”得以繼承發展。
一、信天遊“興”的特征及其分類
(一)信天遊“興”的特征
信天遊“興”,韻律和諧、自然流暢,古拙樸實、簡潔明快,形象生動、情趣盎然,是信天遊精華所在。千姿百態的信天遊“興”具有兩大特征:
1.上句“隻借物以起興,與後麵的歌意了不相關。”[10]681但可以從韻腳上,語勢上引起下文。如:
對麵山上一根柴,
你把你的白臉臉調過來。
《選》91
“對麵山上一根柴”與“你把你的白臉臉調過來”歌意上沒有什麼必然聯係;不過,上句的“柴”(cái)與下句的“來”(lái)韻腳相同,於是被連了起來,聽得人不覺得兩句間中斷而有一種和諧悅耳之感。
2.上句“未全為比而借物取興,與正義相關者也”[9]8.如:
青楊柳樹活剝皮,
咱們二人活分離。
《曲集》92
“咱們二人活分離”之痛楚猶如“青楊柳樹活剝皮”,上句既是發端起興,又在打比方,上下句意義有內在聯係。
(二)信天遊“興”的分類
根據信天遊“興”以上兩大特征,信天遊“興”首先可分為“起興”、“比興”兩大類,“比興”又可分為五類。
1.“起興”
凡具有上句“隻借物以起興,與後麵歌意了不相關”特征的“興”都為“起興”。如:
禾兆黍高來黑豆低,
走一回娘家看一回你。
《曲集》44
在多段體信天遊中,往往首段用“興”,其餘不再用“興”。如:
青天藍天藍圪盈盈的天,
這是什麼人的隊伍上了前線。
叫聲老鄉聽分明,
這個就是堅決抗戰的八路軍。
八路軍來愛護老百姓,
老百姓也要幫助八路軍。
軍民合作大家一條心,
趕走日本鬼子享太平。
《曲集》187
首段借“青天藍天藍圪盈盈的天”發端起興,引出下句“這是什麼人的隊伍上了前線”,首段之後其餘三段上句不再用“興”。
信天遊“起興”的起句(即上句)可移用,形成套句。如: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
見麵麵容易拉話話難。
《曲集》249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
出門容易回家難。
《曲集》157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
我的三妹子真好看。
《曲集》216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
我的哥哥跟的是劉誌丹。
《曲集》222
……
以上“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為起句移用,並形成信天遊的套句,《信天遊曲集》中13首用了“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起興。
傳統信天遊“興”多為“起興”,《信天遊曲集》全書共413首,1153段(上下句為一段),用“興”的413段,其中322段為“起興”。信天遊“起興”是信天遊“興”的初級形態,帶有原始性。(後詳)
2.“比興”
凡具有上句“未全為比而借物取興,與正義相關者也”特征的“興”都為“比興”。朱自清先生稱為“情調象征,以表現情調、氣氛、心境之類為主。”[11]194
信天遊“比興”比較寬泛,它包含上下句之間多種關係,可細分為比喻興、推理興、象征興、氣氛興、其他等5類。
(1)比喻興
信天遊比喻興上下句具有相似性,意義上具有比喻關係,如:
蕎麵圪飥羊腥湯,
死死活活相跟上。
《曲集》113
“死死活活相跟上”猶如“蕎麵圪飥羊腥湯”一樣總是搭配在一起。熟悉陝北生活的人都知道,蕎麵是涼性的,一般不與屬涼性的豬肉搭配,而與熱性的羊肉和羊肉湯搭配,這樣既符合飲食搭配又好吃。以此起興打比方,“玩味乃可識”,收到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2)推理興
信天遊推理興上下句是一種道理上的結合,具有推理關係。如:
騎驢不如騎馬快,
交朋友不如拔苦菜。
《曲集》185
陽灣的桃樹河畔上的柳,
共產黨來了跟上走。
《曲集》99
“騎驢不如騎馬快”這是人們所熟悉的常識,以此來推論“交朋友不如拔苦菜”,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事實正是如此,“拔下了苦菜渡年饉,交下了朋友壞名聲。”“陽灣的桃樹”桃大汁甜,“河畔上的柳”柳蔭成行,這是陝北人民從現實生活中總結出的經驗,“共產黨來了跟上走”就等於把桃樹栽在了陽灣,把柳樹插在了河畔上,準沒錯,一定會有好日子過。上句引了一個人們所熟悉的“他物”與下句相連,便把抽象說教的道理說得明白如話,且具有極強的說服力、感染力。
信天遊推理興往往與比喻興同時存在於一個興句,上下句之間既有意義上的比喻,又有道理上的結合,如:
花狸貓身上落雀雀,
有婆姨人兒不可交。
《曲集》258
烏鴉反哺羊跪娘,
愛護八路軍理應當。
《選》147
與有老婆的男人搞不正當的交往猶如麻雀落在花狸貓身上,是很危險的,以此來告誡那些純真幼稚的年青女子,應該說是很有警示性的。“烏鴉反哺羊跪娘”這是我國人民在生活的觀察中總結出來的兩個孝順的典型,以此來比喻老百姓愛護八路軍,說明“理應當”,十分貼切,言簡意賅。
(3)象征興
信天遊象征興是上句用象征性的事物來表現下句“所詠之詞”,它建立在人們一定的審美觀念的基礎上,體現出美與醜、愛與憎。如:
初開的花花兒水圪靈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