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麵子”理解為人的尊嚴和人格,誰還會說不要呢。它可以從禮儀和道義上對人際關係和社會起到一定的維係、調劑作用,是一種緩衝劑和黏合劑。因為一個人隻要講“麵子”,就總是離不開當時社會所容許的主流形態,其要素如身份、地位、家庭、才幹、品德、為人等;至少也是約定俗成的東西。可想而知如果大家不講“麵子”,那社會會成為什麼樣子。可見“廣不數寸”的“一張臉”,作用有大呀!

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麵子,而且都希望自己有麵子,有麵子就可以被別人看得起,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的優越感。懂得這個道理,那麼以後交友就方便了許多。隻要你給朋友留一點麵子,朋友自然樂意回報你的麵子,從而樂於為你辦事。

俗話說得好:“蟻蟲遭扇打,隻為嘴傷人。”假如你以尖酸刻薄之言諷刺別人的話,隻圖自己嘴巴一時的痛快,根本不給對方留一點麵子,就會引來意想不到的災禍。

公元前605年,鄭靈公大宴群臣,卻唯獨不讓子公吃。子公為挽回麵了,就徑直走向烹鱉的鼎前,染指於鼎,嚐之而出。子公挽回了自己的麵子,卻掃了靈公的麵子。雙方隻好翻臉,子公搶先一步,殺了靈公,讓他永久都沒有麵子。

人世間都是講究以恩報恩,以怨報怨的。與其傷朋友的麵子,當然不如給他一個麵子,讓他欠你的情,他回報的麵子肯定會大於你給他的。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甚至今生不能報的話,來生做牛做馬也要報。

諸葛亮之所以一生追逐劉備,正是由於劉備給了他很大的麵子。劉備第一次屈身去請,諸葛亮適逢外出;第二次去請,諸葛亮正在睡覺,一直到了第三次,諸葛亮才與他密切交談。如此大的麵子,諸葛亮怎能不以麵子相報。這位曆史上最出名的謀士,被請出山時還是風華正茂的青壯,等他去世的時候,已是蕭蕭一老翁了。諸葛亮不僅僅全身心地回報了劉備,也回報了他的兒子劉禪的麵子,最終死在了戰場上。

費城的一家大商店的經理華納梅克,有一次來到商店巡視,發現有一位顧客在櫃台前站了好久好久卻沒有一個店員去為她服務,那些店員都擠在櫃台的一個角落裏聊天,他們又說又笑,把顧客丟在了一邊。華納梅克看到這種情況後,並沒有大聲責罵店員們沒長眼睛,而是悄悄地走進櫃台親自接待了那位顧客,一聲不吭地把顧客要買的東西交給了售貨員去包紮,然後離開了商店。故事似乎並沒有完,但你應該能猜到這些隻顧自己說笑的店員完全像那些在車間裏吸煙的工人一樣,沒有怨恨地去改正了他們的錯誤。正是由於他們的上司在提醒錯誤的同時,同時使他們保住了自己的麵子,當然他們也應該給上司一點麵子,要盡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麵子是人們一種表麵上的榮耀感,一種自尊心的滿足,麵子就是尊嚴。人際交往中,很多時候、很多事情真相、真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給別人留麵子。你沒有提高他人知識水平的義務,如你這樣做了,你會發現這樣做很愚蠢,因為大部分人不領情。試著用“你講的很有道理,不過我有一點不同看法……”“我很同意你的觀點,我還有一些其他意見……”來進行溝通,你會取得不一樣的效果。

謙遜謹慎招人愛

為人趾高氣揚,飛揚跋扈,肯定會遭到他人的厭惡,沒有人願意和這樣的交朋友。為官者趾高氣揚還會影響仕途的升遷。做人高調,觸犯了這條法則,無異於惹火上身,種下禍根。隻有低調處世,才能在世間站穩腳跟,進而成就自己的一番大業。恥高氣揚,與人對著幹,必定會遭受失敗,雖然別人可能一時不會對你如何,但是長此以往,就算不把你打入穀底,也會阻撓你的前進的步伐。

美國著名的傑出人物富蘭克林的父親對他從小就很溺愛,過於縱容他,對於他驕傲自大、自以為是的行為,父親也從來不加以訓斥,所以,他一直都是固執己見,從不聽取別人的意見。

父親的一位朋友看不過去,有一天,把他叫到麵前,用很溫和的言語規勸他說:“富蘭克林,你想想看,你不肯尊重他人意見,事事都自以為是,誰還願意再聽你那一味矜誇驕傲的言論。你的朋友們都會遠遠地躲著你,免受一肚子冤枉氣,你從此將不能再從別人那裏獲得半點學識。何況你現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實說,還隻是有限得很,根本不管用。”

富蘭克林聽了這一番話,經過幾番琢磨,終於大徹大悟,深知自己過去的錯誤,決意從此痛改前非,遇人遇事,態度誠懇,言行謙恭。不久,他便從一個被人鄙視、拒絕交往的自負者,變成為到處受人歡迎愛戴的人了。

低調者做人的心態就是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請教,以低的姿態坦誠接受別人的批評與意見,然後加以冷靜地分析,從而悟出為人處世的道理,借此修正自己思想上的偏差。

有一位已工作十餘年的老幹部,他向來十分低調,隻是堅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從最初的職員到現在的車間主任,每次他受到領導的表彰和嘉獎時,他都會對領導說:“這不是我一個人榮耀,這是整個集體的榮耀,是整個集體的功勞,我沒什麼可以炫耀的,要嘉獎就嘉獎在座的所有人吧,是他們創造了我們廠的奇跡!”他一直都把榮耀、優越感獻給了別人,因此他一直深受工人們的愛戴和擁護。

謙虛的人往往能得到別人的信賴,因為謙虛,別人才認為你不會對他構成威脅。你會贏得別人的尊重,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老虎麵前莫稱王,魯班麵前莫弄斧。做人不要忘形,趾高氣揚的人目光短淺、胸無大誌。

晏子乘車外出,馬車正好從車夫的家門前經過。車夫的妻子就從門縫裏偷偷地往外看,隻見自己的丈夫坐在車上的大傘蓋下,揮鞭趕著高頭大馬,神氣活現,十分得意。

車夫回到家裏,妻子就要跟他離婚。車夫大吃一驚,忙問什麼原因。

他妻子說:“晏子身為齊國宰相,在諸侯各國中很有名望。可我看他坐在車上,態度卻是那樣謙遜。而你呢,隻不過是給相國趕趕車罷了,卻趾高氣揚,表現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像你這樣的人還會有什麼出息呢。這就是我要跟你離婚的原因。”

車夫仔細琢磨妻子這番話,既受教育又感到慚愧,便向妻子認錯。自此以後,車夫變得謙遜謹慎起來。

車夫的這一變化使晏子感到奇怪,就問車夫原因,車夫把妻子的話如實地告訴了晏子。晏子認為車夫的妻子很有見解,也對車夫勇於改過的態度感到滿意,便推薦車夫做了大夫。

真正的君子就如同晏子,有謙遜的態度,有廣闊的胸懷。和晏子相比,我們中有些人有一點點本事就飄飄然,忘乎所以,結果隻能是自找苦吃。

直麵輸贏為對手喝彩

不少人與人初次見麵很客氣,與人短時間相處也能做到謙讓付出,相處久了,產生一種視對方為工作和生活中的競爭對手的心理,不願為對方付出,甚至斤斤計較起來,以致處處戒備和設防。

每個人都一樣,當自己取得成功的時候總是興奮不已,總希望有人為自己鼓掌。可是當身邊人,包括你的對手取得成功的時候,你該怎樣去麵對呢?是嫉妒還是欣賞?是大聲叫好。還是不屑一顧?尤其是平日與你關係很緊張的人成功了,這時候,你為他鼓掌了嗎。如果有,那將化解他對你的成見,改變他對你的態度,打開你們之間的那個結。

為他人多喝彩,這種付出不但對你沒有什麼損失,而且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利益。

1991年11月3日夜,美國大選揭曉。當選總統克林頓在競選總部前他的支持者們的聚會上發表即席演說,先是言辭懇切地感謝昨天還在互相猛烈攻擊的主要政敵布什,並呼籲布什和另一位對手佩羅及其支持者與他團結合作,在他未來四年執政期間,在全麵振興美國的大變革中繼續忠誠地服務於祖國。

而遠在異地的布什則打電話祝賀克林頓成功地完成了"強有力的競選",並保證他本人和白宮各級人士將全力以赴地與克林頓的班子合作,順利完成其交接的工作。這種客氣,競選的成功與失敗,對布什和克林頓這兩個對手來說,歡樂與悲哀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現實麵前,兩個對手保持了高度的理智,為雙方的成績表現了超然的風度。

2008年6月8日晚,女足亞洲杯決賽在越南胡誌明市舉行,由中國隊與實力略勝一籌的朝鮮隊展開最後的較量。開局12分鍾,中國隊憑借隊員畢妍的一記遠射,首開記錄,攻破了對方的球門。此後,朝鮮隊不顧一切發起猛攻,場上的局勢一度被對手所控製,中國姑娘明顯有些體力不支。最終於第56分鍾時出現防守失誤,被朝鮮隊員金英愛和隊長李金淑合力攻入一球,將比分扳平。麵對更為緊張的局勢,中國隊隊長李潔卻在此時高舉雙手,為對手鼓起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