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素來智慧勤勞,敢拚敢搏,以“一條扁擔闖天下”的精神在商海留下許多傳奇,正是有海水湧起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拚搏的足跡。揭陽的惠來縣,距香港不甚遠,彙聚舉世繁華的“金融中心”,也薈萃了數十萬的惠來人。
萬成針織廠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黃萬生先生,一個從家鄉走出來的有著赤子情懷的惠來人,一位在香江拚搏立業的以信譽縱橫商海的企業家。數十年的風雨奮鬥,積跬步以至千裏的曆程,平凡中蘊藏有不平凡,不尋常的點點滴滴。點滴之間,有汗水,有成績;有付出,亦有收獲;當然,也有奉獻,更有快樂。
想當年:少小離家,艱難立業
1957年,新中國成立還不到八年,內地的各項建設剛剛起步,人們的生活依然沒有擺脫貧窮。此時,年僅十五歲的黃萬生先生來到香港。“當時生活很困難,自己也沒有機會讀書了,就過來了香港。”黃萬生先生回憶說。其實,當時的香港,經濟發展並不比內地強,可以說隻是一個小漁港而已,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俗話說,機會隻會垂青有準備的人。人怎麼能安於現狀,坐等機會呢?而是應該主動尋找機會,追求發展,黃萬生先生勇敢邁出了出去謀發展的第一步。來到香港後,雖然麵臨的境況並沒有得到太大改善,但隻要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五十餘年轉瞬即逝,昔日的隻身闖香港的小夥子,如今已是萬成針織廠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香港惠來同鄉會第十九屆理事長、廣東揭陽市政協委員等,成為一名企業領導、社會賢達,讓人感慨不已。
“可以說,這麼多年來,香港的一切發展和進步,我都見證了。”黃萬生先生感慨地說。而他本身,亦如香港一樣,從小到大,一步一個腳印走向事業發展成熟。當年,他先從在針織行業打工開始。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的經濟開始發展,黃萬全先生稍有積累後,便購買了幾部機器,獨自從事加工貿易業務,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那個時候,就是自己在家裏做,一個家庭作坊一樣,慢慢進行資金的累積。”黃萬生先生回憶說,“當時,我太太都幫手,全家人動員。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二點收工。”
自古創業艱難,黃萬生先生也概莫能外。創業維艱,辛苦遭逢,就是靠著這樣的積累,黃萬生先生才有了原始的創業資金,才有了進一步做大做強的資本,他因勢利導,不斷地擴大規模。後來,內地改革開放為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絕佳契機。1988年,他回到家鄉惠來投資建廠,成立萬成針織廠有限公司,個人事業提高到了全盛時期。
管公司:品牌製勝,誠以立業
“當時的經濟環境決定了必須回到內地投資,不然很難生存下去。”他不無感慨地說。但是,與很多在內地投資的人士想法不一樣的是,黃萬生先生對內地的前景充滿了信心,他說:“以前國家建設出現了不少挫折,經濟路線上也出現了失誤,不過後來都得到了糾正,重新走上了正確的發展之路,因此,我堅信國家一定是持續發展的,不會也不可能重蹈覆轍了。”事實證明了黃萬生先生的睿智判斷,改革開放後的內地,經濟建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目前,萬成針織廠有限公司在惠來大約有七百餘名員工,成為當地經濟的組成部分,為當地的就業作出了一定貢獻。
在公司的多年發展中,黃萬生先生一直注重信譽和品牌,將此二者當做公司發展的根本基礎。據他介紹,其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往海外,以發達的歐美為主要市場,因此,公司的信譽在發展中的作用,素來起決定作用。而黃萬生先生經營的品牌,則是大名鼎鼎的“Espit”,雖然隻是對部分產品的加工,但在品牌效益的影響,萬成針織廠有限公司一直走高品質、高質量的路線,以過硬的產品品質和周到細致的服務來回饋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