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鍾灶弟:博得豪邁人生(1 / 2)

人生如同海洋,際遇把人帶到不同境況,有風平浪靜,有狂風駭浪。不同的人在麵對不同的境遇時有不同的反應,有隨波奔流,也有逆流而上。

在人生的海洋上,鍾灶弟先生是一名優秀的人生航船掌舵者,熟識海洋習性的他,深諳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他穩健地掌握航行方向,與風浪同鳴,與挫折共舞,與生活共進,在波瀾壯闊的拚博中盡享豪邁人生;在盡心盡力中呈現愛鄉的真情;在大浪淘沙中沉澱充實而忙碌的幸福生活。

貧窮拚博的起跑線

鍾灶弟先生的人生,是靠自己的雙手打拚出來的精彩人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所爭取到的豐碩人生。

他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家庭,生活的艱難使他體會到了父母的不易,當他還是個小孩的時候,便主動分擔家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了謀求更好的生活,父親決定舉家從內地遷往香港,當時的鍾灶弟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夥子。在生活的壓力之下,來到香港後他不得不放棄繼續學習的機會,與父親起早貪黑地出海捕魚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擔當起一名男子漢的責任。

出海捕魚的日子並不容易,往往在半夜淩晨時便趕著出海,有時碰上狂風暴雨的惡劣天氣,也不得不帶著緊張與恐懼飄蕩在海麵上。而且“以舟為車,以楫為馬”的獵漁生活,每一次把網撒下去,也不知道海麵下到底有多少魚蝦,大多時候完全憑經驗和運氣,如同一場輸贏未卜的賭局。可就是如此,辛苦勞動所換取的仍達不到鍾灶弟先生想要的生活,他開始探索著未來的路。

可以說,貧窮是鍾灶弟先生奮鬥和拚博的起跑線。在貧窮麵前他執著向前,奮力地打破了命運的枷鎖,生命也因此變得厚重。

帶著對海的敬畏,他離開了那片變幻莫測的大海,在堅實的海岸上開始了拚博的第一站,無畏地麵對挫折與挑戰。憑藉著聰明伶俐、勤奮好學,鍾灶弟先生很快找到了一份在建築工地上的工作,在工作過程中,他細心地聽取工地上師傅的指點,並十分關心身邊的工友,能幫上忙的事都樂於搭一把手。因此,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個曾經當過漁民的小夥子,也樂於教他更多的東西。很快,他融入並習慣了這種艱苦卻和諧的工作氛圍,其認真負責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評。

在繁重的工作中,鍾灶弟先生敏感地發現,當時的香港正處於房地產發展的高峰期,鍾灶弟先生抓住機遇,果斷地開辦了公司,承接了大量樓房紮鐵工程,帶著數百名漁兄弟加入建築紮鐵行業。如今的他坦然地說:“做生意其實就像賭博一樣,有輸有贏,即使輸了也沒有什麼,那時年輕,大不了重新再來。但是一個人要敢於博,善於博。”說著他的臉上浮現出開心的笑容,看得出他很滿意自己當時的決定。也正是這種敢拚敢博的闖勁改變了他的命運,使他的生活變得寬裕而美好。

經營將心比心

凡是對人生有著深刻認識的人,都勇於麵對生活中的挫折;凡是從苦難中拚博出來的人,會對過去的艱苦抱有感恩的心,對於自己的事業和員工也更加用心。

隨著事業的發展,鍾灶弟先生公司的工程時常會碰上人手不夠的情況。但這對他來說,算不了什麼麻煩。

他對朋友豪爽仗義,向來喜歡予人方便;身為老板,他從不拖欠員工的工資,公平公正、獎罰分明;身為老鄉,他更願意為家鄉的人做出一些貢獻,更願意照顧以前的漁民朋友。這使他在朋友及老鄉圈裏有著很好的口碑,且都願意給予幫助。因此,每當他需要更多的人手時,隻需在朋友圈裏打個招呼,漁民朋友們便會放下各自手裏的活,前來幫忙。因此,越來越多以前與他一起出海的漁民加入到了他的公司。有趣的是,這些員工當公司閑暇時做回漁民,向大海討生活,當公司需要時便第一時間趕回公司,盡心盡責。這樣的運作方式在其它公司是難以見到的,而在鍾灶弟先生的公司裏卻是一種運營特色,是一種互利互惠、互幫互助的合作方式。鍾灶弟先生以這種合作方式靈活地操作著公司的運作,與員工保持著一種彼此信任的朋友關係。這種關係不僅僅是漁民朋友們對他的信任,同時也是他對漁民朋友們的一種體諒與理解,將心比心,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