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客之道

熱情好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詩經》中不少詩句表現了熱情待客的情景,如《小雅·南有嘉魚》“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湛露》“厭厭夜飲,不醉無歸”,《彤弓》“我有嘉賓,中心喜之”。《周頌·有客》“言授之縶,以縶其馬”,說的是通過拴住客人的馬來留客的禮儀。可見這一傳統淵源已久。

陶淵明《桃花源記》說桃花源中的人見到漁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孟浩然《過故人莊》說“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陸遊《遊山西村》說“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都是我們熱情好客傳統的生動展現。

正所謂“禮多人不怪”,待客之道,貴在真誠熱情,文明禮貌。

1.1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詩經·小雅·鹿鳴》

語譯:原野上傳來鹿群呦呦的叫聲,它們在歡快地吃芩草。我迎來了一群嘉賓,眾人彈起了琴瑟,大夥在一起歡樂和諧,久久沉浸在快樂之中。我擺出了美酒,讓嘉賓們一起暢飲盡興。

1.2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注釋:尚:崇尚,注重。

語譯:禮節上注重有來有往,我對你有禮,你卻不對我有禮,這是不合禮儀規範的。你對我有禮,我卻沒對你有禮,這也是不符合禮儀規範的

1.3

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進退無儀,則政令不行。

——《管子·形勢解》

注釋:冠:帽子。肅:嚴肅。儀:威儀。行:通行,執行。

語譯:自己衣服帽子不穿戴整齊,那賓客也會不嚴肅。行動進退沒有威儀,那麼政令就不會得到執行。

1.4

在家不會迎賓客,出門方知少主人。

——《增廣賢文》

語譯:在家的時候不懂得招待賓客,出門在外的時候才知道沒有幾個人會招待自己。

1.5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逾珍饈。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

語譯:自己生活上必須節約,聚會在一起吃飯切勿留連忘返。餐具質樸而潔淨,用泥土做的瓦器也勝過金玉製品;食物量少而精致,即使是園裏種的蔬菜也勝過山珍海味。

經典鏈接

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複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麵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以上兩首詩歌中寫到待客的詩句有哪些?結合杜甫這兩首詩,想想待客過程中,什麼是最重要的?

經典案例

千裏送鵝毛

唐朝貞觀年間,有一個大唐藩屬國的國王為了表示對大唐王朝的友好和敬意,特地派一個叫緬伯高的使者帶了一批奇珍異寶去朝見唐朝皇帝。

緬伯高帶的貢品之中,最珍貴的是一隻非常罕見的白天鵝。這隻白天鵝通體雪白,叫聲動聽,當時人以為是天降祥瑞,所以國王特地將它獻給唐朝皇帝,希望能博得唐朝皇帝的歡心。這麼重要的禮物,緬伯高自然不敢掉以輕心,在前往唐朝都城長安的一路上,他都是親自給這隻白天鵝喂水喂食,悉心照料,一刻也不敢鬆懈怠慢。

有一天,緬伯高帶著他的貢品走到了一條河邊。突然,他聽見籠子裏的白天鵝撲騰著翅膀叫了幾聲。緬伯高心想這白天鵝也真是可憐,一路上都被關了這麼多天,不如放出來讓它活動活動,免得獻給唐朝皇帝的時候精神萎靡不振。於是,他就打開了籠子,將白天鵝抱了出來。他先是抱著白天鵝喝水,喝完了水之後,便鬆了手,想讓白天鵝稍微休息一下,舒展一下翅膀。沒想到白天鵝舒展了幾下翅膀之後,突然伸頸展翅,“撲喇喇”一下子飛走了。

緬伯高眼見白天鵝就要飛走,驚慌失措,猛地向前一撲,可隻抓到幾根羽毛,那白天鵝一驚之下,越飛越高,轉眼之間就變得無影無蹤了。緬伯高捧著幾根雪白的鵝毛,左思右想:“這可怎麼辦呢?繼續去進貢?可是最重要的貢品丟了會不會惹大唐天子不高興呢?原路返回嗎?把這麼重要的貢品弄丟了,回去怎麼跟國王交代呢?”最後,他決定繼續向長安進發。他小心翼翼地用綢子把鵝毛包好,然後又寫了一首詩與鵝毛放在一起。

緬伯高到了長安以後,受到皇帝的接見,他獻上了用綢子包的鵝毛。皇帝一開始還以為是什麼稀罕物,打開一看結果隻是幾根鵝毛,非常驚訝,又打開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複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物輕情意重,千裏送鵝毛!”唐太宗看完詩歌以後,覺得緬伯高倒是忠厚老實,於是哈哈一笑,說道:“你遠來勞苦,總算有心,辛苦啦!”不但沒有怪罪他,還下旨厚待他。

點評: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有什麼感想?

思考討論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禮記·曲禮上》對到別人家去做客有很多細節規定,例如:

1.“將上堂,聲必揚。”就是說你要進入別人家時,如果別人不知道你來了,你應該先發聲示意,告訴屋子裏的人,你要進來了。

2.“戶外有二屨,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當你看到房門口有兩雙鞋的時候,如果能聽見房中人說話的聲音就進去,如果聽不見房中人說話的聲音就不要進去。因為你既然聽不見房中人說話,說明房中人必有私密之事,所以你不能進去打擾。

3.“將入戶,視必下,視瞻毋回。戶開亦開,戶闔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毋踐屨。”將要進入房門的時候,目光必須下視,不要東張西望,因為這是進入別人私密空間。進門的時候,如果進門之前房門是開著的就仍然讓它開著,如果進門前房門是關著的就要把門關上。如果後邊還有人跟著要進來,關門的時候就要慢慢地而不要隨即把門關上,那樣別人進來就不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