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生兒護理(2 / 3)

如果寶寶是因為鼻涕堵住了鼻孔不能順暢呼吸,媽媽可以去藥店買個吸鼻器後,把鼻涕吸出。如果寶寶鼻涕特別多,其中還有血絲,有可能是寶寶感冒了,引起了鼻黏膜炎症。這時,應送寶寶去看醫生。

勤剪指甲,不用給寶寶戴手套

有的寶寶剛出生,小手就被戴上了小手套。原因是媽媽怕寶寶的手指甲劃傷他的小臉。媽媽這麼做是錯誤的。一方麵手套限製了寶寶手指的自由活動,不利於寶寶大腦的發育。另一方麵,寶寶不安分的小手在手套裏動來動去,容易把手套線頭弄鬆弄長而纏在手上,阻止小手的血液循環。媽媽若不及時發現,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媽媽隻要把寶寶的手指甲剪短剪光滑,那些潛在的危險就都不存在了。接下來教你怎麼給寶寶剪指甲。

寶寶睡覺的時候給他剪指甲,可以防止他亂動而剪破皮膚;也可以在寶寶洗過澡之後剪指甲,這時的手指甲比較軟,剪起來比較容易。媽媽跟寶寶在同一側,這樣可以看清指甲的長度。媽媽右手要靈活掌握用酒精消毒後的寶寶專用指甲剪,左手握住寶寶一隻小手,並把五個小手指分開,先抓住其中一個指頭來剪指甲。剪完了一個再剪另一個。指甲不要剪得太短,長度最好跟指頭對齊或比指頭稍短一點。剪指甲時,媽媽注意把指甲剪成光滑的圓弧形,這樣指甲就不會劃傷寶寶的皮膚。媽媽給寶寶剪完指甲之後,要用自己的手指摸著寶寶指甲邊緣轉一周,檢查一下是否有尖和棱角,免得這樣的指甲劃傷寶寶的皮膚。寶寶手指甲長得很快,一般每周剪兩三次。寶寶腳趾甲長得較慢,每月剪一兩次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寶寶指(趾)甲生長的速度,確定剪指(趾)甲的次數。

媽媽給寶寶剪指甲時,發現指甲邊有肉刺,要用指甲剪從根部剪掉,記住不要用手去拽,這樣會傷到寶寶的皮膚,還有可能引起出血。媽媽還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的指甲縫裏有黑的髒東西,不要用指甲剪去摳,用水洗掉就行了。

眼屎多可能引發淚囊炎

新出生的寶寶眼屎突然增多,兩隻眼睛或一隻眼睛還總是淌眼淚,媽媽就要提高警惕了,你的寶寶可能得了淚囊炎。這種疾病是因為鼻淚管被阻塞引起的。個別寶寶不用治療,幾個月後就自愈了。但大多數的寶寶則需要采取一些相應的治療手段,媽媽不要掉以輕心,淚囊炎轉化成其他疾病後,會嚴重影響到寶寶的正常視力。

寶寶患了淚囊炎之後,媽媽不要驚慌失措,除了配合醫生的治療外,還要對寶寶眼睛進行正確的護理。當寶寶的眼睛被黃色的像膿一樣的眼屎糊住時,媽媽就要用消毒的棉簽蘸上溫開水從寶寶的眼角開始輕輕給他擦拭。媽媽擦的時候不要讓寶寶亂動,以免戳到寶寶眼球。如果寶寶兩眼都有這種症狀,就要再換另一根棉簽來擦,不要混用。一般每天擦兩次。

媽媽除了對寶寶進行以上的護理外,一定要可以學習一種叫按摩淚囊區的治療法。這是一種簡單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沒有任何的風險,寶寶沒有眼病時,對眼睛進行淚囊區按摩,還能起到保健的作用。這種方法治愈寶寶淚囊炎的成功率很高,可使寶寶避免因手術而造成的疼痛。如果這種按摩法對治療寶寶淚囊炎沒有效果,可以再采取手術或者其他治療方案。媽媽來掌握一下正確的按摩方法:

媽媽在給寶寶進行按摩前,一定要將手洗淨,還要剪短指甲,以免劃傷寶寶臉部皮膚。爸爸也來幫一下忙,在寶寶麵朝上平躺在床上後,扶住寶寶的頭,不要讓他亂動。這裏要指出一點,如果寶寶隻有一隻眼睛患淚囊炎,媽媽就不要按摩鼻梁兩側的淚囊區,重點是患眼病那側的淚囊區。媽媽由上而下適度用力地反複按壓。媽媽用力不要過分輕柔,這樣起不到任何效果;但用力也不能太大,這樣會損傷寶寶皮膚。每天要按摩三四次。媽媽一定要堅持這樣做,經過一段時間,你的寶寶可能不用手術,淚囊炎就可以痊愈了。

這裏要強調一點,媽媽對於寶寶眼屎突然過多的現象,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誤認為是寶寶“上火”引起的,以免延誤了淚囊炎治療的最佳時機。

剛出生的寶寶別用枕頭

寶寶還沒有出生,媽媽就為寶寶精心準備了小枕頭,其實,剛出生的寶寶是不需要枕枕頭的。

新出生的寶寶脊椎幾乎是直的,沒有生理彎曲。寶寶仰臥時,後腦勺和後背在一個平麵上,不會出現頸部肌肉緊張、疲乏、扭傷的現象。寶寶腦袋比較大,差不多和肩膀同一寬度,側著身子睡覺,這樣的姿勢讓寶寶小肌肉更鬆弛、舒適,有利於身體的成長。寶寶的頭部被墊高枕頭後,會因頸部過度彎曲而引起寶寶呼吸不暢和頸部的血液循環,睡夢中容易驚醒,使睡眠的質量降低,肌肉還會因緊繃而導致“落枕”,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正常生長發育。

這裏順便說一下,給寶寶如何選擇枕頭。寶寶枕頭過軟過硬都不好。蕎麥皮、燈芯草、泡過茶後曬幹的茶葉等,其中的任意一種都可以作為枕芯,不但吸濕性、透氣性都很好,夏天還能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枕芯多曬曬太陽,有消毒的作用,最好一年換一次。枕頭裏和外麵的套最好都是純棉布的,不但吸汗,還柔軟。枕頭的高度一般在3~4厘米為宜。隨著寶寶的成長,枕高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寶寶選衣、穿衣應注意的細節

剛出生的寶寶用不用穿衣服呢?答案是肯定的。穿了衣服的寶寶,就不怕冷了,手腳也可以放開活動了。可是寶寶的身體軟軟的,給他穿衣服要注意方法,否則會弄傷寶寶。這裏講一下給寶寶選衣、穿衣需要注意的細節。

寶寶衣服的質地最好的選擇是純棉的。純棉的衣服,不但保暖、吸濕效果好,也很柔軟,寶寶穿起來會很舒服。為了寶寶穿脫衣服方便,最好給寶寶選擇開襟在側麵係帶、又沒有衣領和其他裝飾物的衣服。有扣子的衣服,容易劃傷寶寶的皮膚,扣子意外掉了被寶寶抓住,會吃進嘴裏,就更危險了。套頭的衣服給寶寶穿起來不方便。

衣服袖子和褲子腿一定要寬鬆,緊了寶寶會難受。衣服的前襟最好長點,能超過肚臍,免得寶寶一動,就會露出肚臍著涼而生病。後襟短點為佳,免得被尿布弄濕。

給寶寶穿衣服時,媽媽把寶寶開襟的衣服平鋪在床上,然後把寶寶平放在衣服上,媽媽先把自己的左手從袖口伸入,右手把寶寶的小胳膊遞到左手,左手就輕輕帶著小胳膊穿過袖子了。寶寶的另一隻胳膊也如此穿法。隨後媽媽把衣服的帶子係上。寶寶穿褲子的方法與穿衣服是一樣的。媽媽給寶寶穿衣服的速度要快,不要讓寶寶晾久了受涼。

給寶寶洗衣服要漂洗幹淨,還要在太陽下暴曬或用開水燙一下,這樣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寶寶的衣服要用專門的盆清洗,不要與大人的混用。寶寶的新衣服,也要清洗過再穿。如果朋友給寶寶一些二手衣服,媽媽可以給寶寶穿,隻要媽媽清洗幹淨就可以了。二手的衣服更柔軟,寶寶穿著更舒適。

解放手腳的寶寶長高個

老人為了不讓寶寶長成“羅圈腿”,就教授年輕的媽媽這樣包裹寶寶:把寶寶的兩條小腿強行拉直,又把兩臂捋直,讓小手乖乖地放在身體兩側,然後用小夾被或布單,把寶寶緊緊地裹住後,防止寶寶亂動而蹬開被子,又在被子的外麵纏繞上一條帶子。寶寶除了頭能轉動外,身體就像一根直直的小木棍。這種傳統的包裹方法阻礙了寶寶的成長。

寶寶蜷曲的雙腿不會因為捆綁而變直,現在的狀態隻是暫時的,他還很喜歡在母體裏的這種姿勢,以後並不會變成“羅圈腿”。寶寶不缺鈣,就不會得佝僂病,家長的擔憂是多餘的。寶寶被緊緊地包裹住,肌肉老處於繃緊的狀態,不利於發育不說,骨骼生長也受到限製;寶寶被捂出汗,不能及時散熱,容易出現脫水熱;寶寶的自由呼吸和血液循環也受到影響等。因此媽媽不要按老人的習慣方式給寶寶“打包”了,這對寶寶的健康是相當有害的。

媽媽給寶寶穿上衣服之後,怕寶寶冷,就再給他蓋上一床小夾被,把寶寶的小手露在外麵,讓小手東抓抓西撓撓,盡情地伸懶腰。小腳丫在被子下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東踢踢西蹬蹬,盡情地活動。隻有解放寶寶的手腳,讓他全身心放輕鬆,高高興興地伸展,才能長成筆直的參天“大樹”。

小心,別讓寶寶睡成大扁頭

有的人臉型被稱為“大餅子臉”,這樣人的後腦勺也是又扁又平,頭型一點也不美觀。這是因為他小時候老仰著睡覺,不變換姿勢而造就出來的大扁頭。寶寶用什麼姿勢睡覺能睡出漂亮的臉蛋和頭型呢?

寶寶睡覺的姿勢有仰臥、側臥、俯臥。寶寶老是仰臥的主要缺點就是容易睡成大扁頭,影響了容貌,吐奶時還會嗆著;優點是不會壓迫寶寶的內髒器官,這種姿勢寶寶也會比較舒服。寶寶長期側臥的缺點可能引起臉歪,出現臉一半大一半小的狀況;優點是寶寶側臥時,能減少溢奶。俯臥的姿勢我們不提倡,因為新生兒骨骼沒有發育好,頭還不能抬起,也不能控製自己的身體,趴在床上容易引起窒息。這時,就需要家長在旁邊照看寶寶了。

寶寶睡眠不能長期地保持任何一種姿勢,媽媽要幾小時給寶寶變換一種睡姿。特別要指出的是,寶寶太小,自己不會側著睡,媽媽可以在寶寶背部放一個枕頭,幫助頂住他們的背部,來維持側睡的姿勢。另外,寶寶耳朵比較軟,側睡時,媽媽要防止寶寶把耳朵壓變形。

不要使勁搖晃寶寶

當寶寶哭鬧不肯睡覺時,媽媽常常把寶寶抱在懷裏或放在搖籃裏左右搖晃,寶寶哭的越大聲,媽媽搖的越厲害,直到把寶寶搖入夢鄉。這樣做對寶寶危害是很大的。

新生兒的大腦發育還不成熟,猛烈地搖晃寶寶時,由於剛出生的寶寶頭比較大,頸部的肌肉十分脆弱,還沒有足夠的力量穩穩地支撐頭部,這易造成腦血管破裂,引起顱腦出血,後果不堪設想。寶寶出現這種危險的情況後,雖然沒有明顯的外傷,但寶寶會表現出不安、流口水,嘔吐、嗜睡、抽搐、意識昏迷等症狀。

因此在這裏給媽媽敲個警鍾:當寶寶哭鬧時,一定不要用力地搖晃,要特別當心。寶寶要是特別喜歡被搖晃著入睡,媽媽就要輕輕地、慢慢地上下、左右、前後“溫柔”地搖晃。

寶寶嗆奶,急救有良方

吐奶、溢奶,是新生兒很容易發生的現象,如果寶寶吐的奶比較多,有時會在寶寶吸氣時誤入氣管,而引起嗆奶。出現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寶寶窒息。為此,媽媽應準確掌握給寶寶喂奶的方式,盡可能杜絕此類情形的發生。假設寶寶萬一產生嗆奶,媽媽也要學會急救的方法。

給寶寶喂母乳的時候,第一,要讓寶寶的頭高於身體。第二,如果媽媽的奶汁十分充足,寶寶吸奶的時候,奶就會來的又快又急,寶寶就有可能嗆奶,媽媽要用食指和中指夾住乳暈,讓出奶的速度減慢。第三,媽媽還要防止乳房和衣服擋住寶寶鼻子,影響呼吸而導致嗆奶。第四,寶寶吃奶急時,媽媽就要讓寶寶休息一下,拍拍他的背,讓他再接著吃。

人工喂養的寶寶吃奶時,要是平躺在床上,頭部要稍微墊高一些;奶瓶的奶嘴孔一定要小;奶嘴裏不要留有空氣,要充滿奶液。

寶寶吃奶的時候發生嗆奶媽媽就要急救了。一是媽媽趕緊用紗布纏在手指上伸入寶寶嘴中,將吐的奶摳出來,隨後用棉簽清除寶寶鼻孔流出的奶汁;二是寶寶平躺發生吐奶,就要快速讓寶寶側身躺;三是寶寶如果憋住氣或臉色變青了,媽媽要快速讓寶寶俯臥,拍打寶寶背部,或者使勁捏一下寶寶,讓他因疼痛而大聲哭出來。寶寶開始呼吸了,就安全了。如果這樣做還不行,就馬上把寶寶送醫院搶救。

有資料顯示,寶寶總是嗆奶,可能與身體缺乏微量元素有關,最好送寶寶去醫院化驗一下。

寶寶平時少量的吐奶、溢奶沒什麼危險,他會自行調節吃奶速度和呼吸,媽媽不必擔心,幫寶寶拍拍嗝就沒事了。

你給寶寶洗澡的方法正確嗎

新生兒出生幾個小時之後,就可以洗澡了。以後每天都要洗一次澡,這不僅能保持寶寶的皮膚清潔,還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有利於他的生長發育,減少生病。寶寶的身體比較柔嫩,年輕的媽媽沒有經驗,不知道該如何給寶寶洗澡,這裏就教你給寶寶正確洗澡的方法。

寶寶房間的溫度平時一般保持在20~22℃比較合適。給寶寶洗澡時,室內的溫度要控製在25~26℃之間。要事先準備好寶寶專用的浴盆、浴巾、毛巾,還有寶寶要換的衣服和尿布。給寶寶洗澡的水溫控製在38~40℃,如果沒有溫度計,媽媽可以用手試一下,不燙手就可。媽媽給寶寶洗澡前,要除去手上的飾物,防止劃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