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求不錯失蹤後,尋找他的不僅是他的妻子馬琳,還有組織的鄭副部長,因為他要帶司馬求不錯到新的工作單位去報到。
在司馬求不錯失蹤的這個星期裏,縣內發生了兩件重大的事。
縣委郝書記在全體縣級機關黨員大會上,講了一次黨課。這是近幾年沒有的事,參加的人包括了縣級機關的全體黨員,有三千多人到會。
在會上,郝書記向大家透了他治縣的底子。
他不再搞任何形式的創新的工作,絕不再鋪攤子,他的重點就是全力做好新縣城的招商工作。新縣城不準再建任何形式的辦公樓,沒辦公樓的單位,擠入2萬平方米的行政大樓裏辦公。沒有稅源貢獻的企業及投資在五千萬以下的企業,不得進入新縣城,以消除對寶貴土地資源的浪費。他想不傷民,不擾民,重在養民,養民應該是這個縣的當務之急。他在任期間肯定做不出任何可以看得見的政績,不會得到提拔,所以,他準備在這裏幹到退休,爭取多為這個縣做點實事。他在市委黨校當教授期間,教導過他的學生,為官一任,隻應該為那個地方付出些什麼,而不是帶走些什麼,他想在此身體力行自己的這種說起來簡單其實非常不容易做到的思想。
其實,郝書記原來心裏並不是想這麼搞的。但是,他在深入調查了解了汪世子把他舉在牆上的原因後,他受到了強烈震憾。再綜合了縣情後,他知道,這麼搞,隻對他一個人沒利,對大家卻是非常有利。但是他決定這麼搞。
全體黨員聽得一片歎息。
26日,換屆的第一批名單終於出來了,而且大得出奇,涉及到全縣278名正副科級領導的變動。大家都是在沒得到任何談話通知及消息的情況下,突然知道了自己的變動的。
在這個大變動的名單裏,出現了下麵幾個令人非常舒服的情況:
所有的鄉鎮黨委書記,都進行了變動。其中三分之二調入了縣級部門當一把手。那些富鎮的黨委書記,調入了縣上的窮局。而那些貧窮鄉鎮的黨委書記,他們都以為隻會調入縣級大局當副職,因為這個縣曆來都是這樣用人的,結果,他們卻調入了縣上的大局當一把手。
用人所長,避人之短。凡是與此相矛盾的領導都作了調整,教育陳局長的調整當然是首當其衝的事了。
縣上的副職,四十五歲左右的,仍然可以到鄉鎮當書記、鎮長。在過去,像這麼老的“老人”,想也不敢想這些事,因為他們多在準備退休的事了。
而在鄉鎮工作的副職,有七十多人進了縣級部門當副職。過去,鄉鎮上隻有黨委副書記,才有可能調回縣上。副鎮長大家都知道是幹重活的,一般都隻有在鄉鎮上幹到退休。現在大家突然也可以回到縣級部門當領導了,有的還是進入財政、人事、勞動、交通、建設等有權有勢的部門當副職,這對鄉鎮上所有的副職,都是一種巨大的鼓勵。
司馬求不錯也在這次大變動中作了工作調整——他被任命為宣傳部副部長,協助部長做好全縣教育文化、廣播新聞、旅遊發展等工作。
可是組織部找不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