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體現了企業價值哲學中的“情”字,而“剛”體現企業管理的“嚴”字。“嚴”字始終是與“管理”兩字相伴的,因為製度、章程、條例、程序、標準等都是企業為了維護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和實現利益最大化所製定的“法”,是製度,沒有張力,沒有打折可言,必須嚴格執行。“情”體現柔性智慧,是我們傳統價值體係中所提倡的,也是區別於西方管理思想的重要元素。對企業而言,“法”能保證有效執行,“情”卻能讓企業有凝聚力,同時“情”也是管理工作中重要的潤滑劑。
“嚴”與“情”都是企業為實現預定的目標而采用的重要手段,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不可分割的辯證統一關係,“嚴”“情”並舉,才能實現管理效能的最大化。製度無情,管理有情,無情與有情構成了管理上的和諧統一。要實現“柔性心法”與“剛性技法”的有機結合,管理者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堅持以製管人、以誠待人、以情感人,從而實現構建和諧企業的目標。
有一個典型的案例,美國著名企業家凱莎琳經營著連鎖麵包店,該企業有一條管理哲學——“隻賺應該賺的錢”,並且公開聲明:“麵包超過三天不賣,過期麵包收回。”這個製度執行得十分嚴格,一旦發現有人出售過期麵包,將處以重罰。有一次,該公司一輛運輸麵包的車輛經過水災區,困於路上。周邊的人早已饑腸轆轆,都圍過來要買他們的麵包,但是這些麵包已經過了三天的保質期,按照公司規定是不能出售的。兩難之中,押運司機想出了“你們可以把麵包強行拿走,但憑良心留下應交的錢”的“強買”辦法。這樣,既不違規,又救濟了受災群眾,可謂一舉兩得。這一消息經媒體報道後,這家麵包公司的信譽陡升,財源隨之滾滾而來。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能看到“柔的心法”與“剛的技法”的良好結合,凱莎琳的經營哲學是“隻賺該賺的錢”,“麵包超過三天不賣,過期麵包收回”。這種理念裏麵,包含的是企業家對消費者健康負責的態度,絕對的顧客至上的原則,與老子“水利萬物而不爭”的柔的思想相契合。為了保證這條經營哲學能夠實施下去,就必須有嚴格的製度,製度的執行必須是剛性的,不容商榷的,否則一旦開了先河,製度就無法落地,經營哲學也就化為泡影。
我們提倡企業家們回歸傳統,學習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智慧,倡導中國化的管理之道,企業家應遵循中國傳統哲學理念的“柔性心法”與西方科學管理製度的“剛性技法”相結合的管理方法,一定摒棄片麵強調全盤中化的管理,也要防止不假思索就一味照搬西方的管理製度,企業家一定要在管理中做到剛柔並濟,掌握管理的“心法”與“技法”的關係,這樣企業才會做到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