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無情才是四月天(2 / 2)

因為陸小曼本質上,和徐誌摩是一樣的人。為了追求一時的美,根本不能忍受平淡的安穩,毀滅自己,是他們唯一的方向。

當年,林徽因離開徐誌摩,聽從父母安排,回到梁思成的身邊,一定是痛苦的。梁思成再溫厚,再敦樸,也一定不如徐誌摩懂她的心。

可是,懂她的心,又如何?一時懂得,不見得一世懂得。縱然一世懂得,也不如她冬夜餓了,及時遞到手裏那碗溫粥。

我覺得文學女青年最大的毛病,就是妄想將靈魂上的追求,和生活中的安逸,都統一實現在一個男人身上。

這是典型的妄想。

但凡靈魂與你合拍、談話與你相契的男人,必是與你有著驚人相似性格的男人。你想要的他也想要,你缺的其實他也缺。

你想喝溫熱的粥時,他也想喝。而且你們都盼著對方去煮,借愛之名。

真的不合適成為生活上的伴侶。

所謂琴瑟相和,因為琴和瑟,本來是不同的。琴和琴,怎麼相和?

——但願上文這段話,能給廣大追尋靈魂伴侶的文藝女青年們,敲一擊重重的警鍾。

林徽因擅長克製自己的感情,情商相當高。

再愛徐誌摩,也不嫁他。再愛金嶽霖,也不放手婚姻。因為明白,最合適她的,隻有梁思成。

驚世駭俗,轟轟烈烈,同歸於盡,煙消雲散。那些癡傻女子的行為,可能是陸小曼,但絕不會是她林徽因。

她早懂了,上市場買東西,你給一塊錢,買回一塊錢的東西。對方要是給你五毛的東西,你可以告他擾亂市場。

情感的交易中,有時你給了一百塊,對方什麼也不給你,倒鏟了你一耳光。法律不保護這個,你上哪說理去?

愛一次,也就罷了,不值賠上一生。

她的選擇沒有錯。她從來不會看錯人。

梁思成敬她,愛她,疼她一生。雖說她一死,梁就立馬娶了林洙,被人詬是薄情。倒是金嶽霖,在她祭日時邀人吃飯,說為她慶冥生。

很多人因此感動,在我想來,倒覺得金作秀的成份多。

想想你有時舉杯紅酒故作沉吟,想念曾愛過的人,不妨問問你真還愛TA麼?確定不是為了配合當時這迷離的氛圍?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有演員之欲,和純熟演技。

何況一桌冥壽宴,還是比不上冬夜一碗粥。

梁思成另娶又怎樣,總比徐誌摩拋棄懷孕中的張幼儀要強,總比金嶽霖以愛之名為林守節卻不耽誤談女朋友又不娶人家要強。

何況,隻要生前讓我開心,哪管死後你薄不薄情。

中年後的林徽因,眉目之間,盡是幽嫻安祥之韻。那是長期生活優裕、安寧、被尊重、被疼愛的女人獨有的氣質。

同期的陸小曼,已憔悴不堪看。

不得不佩服她的能耐,當年她和徐誌摩在一起,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了一席之地。

後來她追隨自己的丈夫,居然混成了建築學專家,在中國建築史上也有了名字。

你可以說她其實擅鑽營,很虛偽,但你能不佩服她麼?

讓我們看看,少女時代和中年時代的她。

重讀《人間四月天》,我相信,在林徽因不露聲色、典雅動人的外表下,一定也有著一顆渴望美好的心。

在那滴水不漏、步步為營的手段後,一定掩藏著曾經溫柔的情。

隻可惜她知道的,徐誌摩,還是金嶽霖,甚至梁思成,無論曾怎樣耳鬢廝磨地貼近,說起來都是外人。

丈夫丈夫,一丈之外便不是你的夫,何況愛侶,何況情人。

與其傻乎乎地付出一片真心,任人宰割欺騙,不如趁早收起幻想,用智慧謀略,手段周旋,巧借男人力量,為自己圈一片安穩的院牆。

至於真心——隻要作出真心的樣子,便已足夠。

真正的心意,還有曾經的美好憧憬,就藏在《人間的四月天》的詩句裏吧。

看似有情,實則無情,看似天真,實則深沉。始終保持一種冷靜的姿勢對人,而將最熱烈的情懷交給天地,隻有這樣,才能自由地行走於人間,幸福地享受到每一個有花、有樹、有暖意、有希望的四月天。

正所謂:自古多情空餘恨,無情才有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