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醫院人力資源會計推行的探討(1 / 2)

關於醫院人力資源會計推行的探討

人力資源

作者:宋保紅

摘要:現階段,人力資源理論在我國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然而從會計實踐的應用來看,還仍然處於較為落後的狀態,對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造成嚴重的阻礙。作為一個人力資源大國,我國對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能夠促使設計經濟建設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及建設的推動,實現個人能力、單位經濟以及國家經濟的整體邁進。

關鍵詞:醫院 人力資源會計

一、人力資源會計的特點

對比傳統的會計,人力資源會計具有以下幾方麵特點。

將人力資源作為第一資源的地位得到確認,並且發揮能夠對資源進行價值計量的效果。醫療衛生產業作為資本密集型以及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在單位發展中,知識密集型單位占據主體位置。對單位興衰造成直接影響的則是人力資源。因此,在知識經濟狀態下,單位管理中人力資源會計的地位是極其穩固的。

對於傳統會計,從本質來看,最重要的區別則是在資產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會計中,人力資源發揮著最需要的智力資源,而不是物質資源,知識經濟的主體是對現代科學知識得到掌握,且擁有創新潛能的高素質人才。作為單位內部長期投資的主要項目,單位對人力資源的投資超出廠房及設備等的固定資產的投資。人力資源投資中,人力資源產出發揮著主體的作用。

單位控製的人力資源是其核算的對象。在傳統會計中,核算對象屬於單位的物質資源,能夠對單位物質資源中資金運動過程進行反映。在人力資源會計中,單位對人力資源的控製發揮著重要的經濟資源,認為構成成本的則是人力資源的投資,在使用過程中又對更大的價值進行創造,因此,單位控製的人力資源形成了核算對象。

二、醫院對人力資源會計推行的條件及現狀

現階段,人力資源會計模式在理論界的分析主要包括三類:人力字眼價值會計、人力資源成本會計以及人力資源權益會計。而子啊我國,大多數醫院都屬於公立非營利性機構,因此,醫院的人力資源會計通常包括醫院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和醫院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兩種。

(一)人力資源的確認

作為對醫院人力資源後續計量、記錄及報告的前提,確認發揮著必不可少的效果。在人力資源中,理論界針對符合資產的定義中產生了分歧。有的專家認為,人力資本主體中包括了技術創新人員以及高級管理人員,通常對醫護人員進行排除。而另一部分專家則認為,醫護人員在醫院價值創造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樣也應發揮人力資源的主體進行價值分配,綜合分析,後者的觀點更能對貢獻分配的原則得到相符。

(二)人力資源的記錄

會計中對人力資源的記錄主要是指在賬戶體係中將人力資產得到歸納,再對後續反映進行實施。現階段,在醫院人力資源支出的費用化及資本化中,人力資產的折舊方式、界限劃分和年限攤銷等問題都未能得到明確。現階段,在人力資源會計中更多關注的則是對取得和開發的人力資源形成的成本進行記錄。而對人力資源作為資產後所對醫院效益所承擔的處理進行忽略。然而,在醫院資產的利用效率及經營成果的關鍵的來源則是從主觀能動的醫護工作人員,主要包括:醫護人員的積極性的發揮以及管理人員的領導能力等方麵。所以,在醫院的經濟效益中,醫護工作者能夠對重大責任進行承擔。然而人力資源的特性對其造成了一定的製約,導致其未能與物資資本相同,進行抵押、變賣以及轉讓的工作。因此,在理論上還應對人力資本對醫院效益責任機製的承擔進行研究及分析。

(三)人力資源的報告

在醫院人力資產報告中,由於人力、物力及財力是對醫院效益進行創造的共同結果,他們對醫院效益未能有效區分,所以,現階段的理論研究大多數都是在資產負債表上人力資源信息的反應進行分析,而過少的對損益表中人力資源所創造的成本、收益以及現金流動表中的現金流量進行分析。

三、人力資源會計中的改善

(一)改進人力資源在財務報告中的信息

對醫院整體的人力資源信息進行提供,促使政府機構能夠對醫院人力資源的開發就利用的信息得到充分了解,在國家對相關衛生政策的改革中提供一定的幫助。進一步提升了醫院管理人員對人力資源投資的重視力度,實現人力資源投資決策的合理性。所以,在對人力資源信息在財務報表中的反映進行改進的方麵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一是醫院人力資源構成主要是由不同的學曆、職稱及崗位的員工形成,占據醫院人力資源的總份額。這些數據能夠對醫院的技術實力、規模以及未來發揮的潛力進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