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標(1 / 1)

從上小學到讀大學,李四一直過得很充實,因為他一直生活在希望之中。

上小學時,李四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考取中學。上中學時,李四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考取大學。上大學時,李四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那就是畢業後分一個好單位。

就像運動員登山一樣,在登上山頂之前,心中總有一個目標——山頂,但是,一旦到達山頂之後,他們發現再也沒有目標可供攀登,反而迷茫了,產生失落感。

可不,李四大學畢業後,分到一所鄉村中學教書,日子過得平平淡淡。他常常唉聲歎氣,說自己混日子過,精神空虛,找不到一個奮鬥目標。他對同事揚言,要是還可以讀大學的話,他準會第一個報名。有教師說,李四,你還可以報考研究生嘛!

報考研究生?對,怎麼沒早想到呢?李四又找到了奮鬥目標,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十歲。他的生活又充滿了陽光。

從此,李四沒日沒夜地讀書。日子過得飛快。

可是,考研談何容易。李四熱愛文學,發表過不少文學作品,他自然報考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一年過去了,成績出來了,李四超出了總分線,幾門專業分數特別高,但《政治理論》、《英語》的單科成績沒有上線。李四未能被錄取。

李四失望。同事勸他不要放棄。然而,一年年過去了,李四仍未被錄取,原因是他的英語和政治成績不及格。

李四痛苦萬分,常激憤地批評中國的考研製度,說考研隻考專業課就行,沒有必要考什麼英語和政治。為此,他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談考研中英語和政治是巨大的絆腳石,危害極大,埋沒了不少真正的人才,簡直禍國殃民!他把文章寄給幾家權威刊物,但無人理睬。

既然不能改變國家的考研製度,那就改變自己吧。李四把絕大部分時間花在攻讀英語和政治上。他堅信,自己總有一天能考取碩士研究生。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的分數線下來了。很幸運,李四被錄取了!

李四禁不住內心的喜悅,喜形於色,在人前人後有意無意地“炫耀”,就像蟬在黑暗的地穴裏生活了多年,終於見到了陽光一樣。

有位同事看不慣李四的張揚,問:“李四,你下一步的奮鬥目標是什麼?”

李四想了想,說:“攻讀博士研究生!”

同事問:“再下一步的目標呢?”

李四說:“攻讀博士後!”

同時繼續問:“再下一步呢?”

李四語塞,回答不出來。

是啊,他近四十歲了。有誰能找到一個更高的目標來安慰他?而他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衝擊更高的目標呢?除了花大半生的時間去追求崇高的“目標”,他到底為社會貢獻了什麼呢?他又到底享受到了人間多少樂趣呢?他一生注定要做一個隻會埋頭趕路的“苦行僧”嗎?

李四久久沉默了。他仿佛站在珠穆朗瑪峰上,感到從未有過的寒冷、寂寞甚至是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