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人間正道是滄桑1(1 / 3)

2014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65周年。回顧曆史,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曆無數風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取得勝利,香港、澳門回歸……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我們牢記於心,激動萬分。

新中國成立65年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不斷探索前行,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基層群眾自治製度不斷完善。

新中國成立65年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成就。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斷改進黨的建設,保持黨的生機和活力,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

一、翻天覆地新變化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萬軍民齊聚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在群眾的歡呼聲中,毛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頓時,廣場上歡聲雷動,群情激昂。在《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旋律中,毛主席按動電鈕,新中國第一麵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廣場上,54門禮炮齊鳴28響,象征著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鬥28年的光輝曆程。

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和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曆史,中國人民從此當家做主成了國家的主人,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的曆史紀元。

(一)西藏和平解放

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做出了解放西藏的戰略決策。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中共中央把解決西藏問題擺上了重要工作日程。

1.翻身農奴當家做主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以後,實行民主改革,既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西藏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到1960年底,西藏民主改革基本完成。這次改革徹底摧毀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製度,廢除了舊西藏嚴重的封建等級製度、人身依附關係和各種野蠻刑罰。百萬農奴和奴隸獲得翻身解放,成為國家和西藏地方的主人。百萬翻身農奴更加熱愛共產黨,更加熱愛社會主義祖國。

1961年,西藏各地開始實行普選,翻身農奴和奴隸第一次獲得了當家做主的民主權利。他們通過選舉產生了各級人民政權,他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這標誌著西藏全麵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製度。西藏人民從此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區事務的權利。西藏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2.《十七條協議》簽訂的首席代表

提到西藏和平解放,我們需要介紹一個人物,他就是《十七條協議》簽訂的首席代表李維漢。李維漢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中國共產黨在統一戰線和民族工作方麵的著名理論家和卓越領導人。

1951年4月,李維漢受命為中央人民政府首席全權代表,負責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商談和平解放西藏問題。

1951年4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事宜的談判,在禦河橋北京軍管會交際廳舉行。中央人民政府首席代表李維漢主持了首輪談判。他建議大家學習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和西南軍區頒布的《十條公約》。第一次談判,雙方代表就談判程序、步驟等問題進行了協商。

1951年5月2日下午,談判雙方進行了第二輪談判。這次談判的主要議題是商談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的問題。這個問題是談判的焦點問題,也是整個談判的基石。李維漢在談判中發表了重要的講話,並與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進行了麵對麵的交鋒。

李維漢鄭重地說:“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曆史上長期形成的,中央政權對西藏的主權管轄沒有發生過變化。近百年來,由於帝國主義侵略和挑撥,西藏地方政府同中央政權之間的關係有所疏遠。即使這樣,並沒有改變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一根本事實。為保衛祖國安全,防止帝國主義侵略,人民解放軍必須進駐西藏……”

從1951年4月29日開始第一輪談判到5月23日協議簽訂,在長達25天的時間裏,談判雙方經過了多輪談判。最終,在李維漢等代表的努力下,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二)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6月27日,美國政府宣布出兵朝鮮,實行武裝幹涉,並派遣海軍第七艦隊入侵台灣海峽,公然幹涉中國內政。侵朝美軍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並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的城市和鄉村,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安全。應朝鮮政府的請求,黨中央和毛澤東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曆史性決策。

1.入朝作戰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發布命令,將東北邊防軍組成中國人民誌願軍,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命令誌願軍“迅速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誌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

1950年10月19日晚,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一批入朝參戰部隊,在沒有空軍掩護的情況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朝鮮人民軍並肩抗擊侵略者。10月25日,誌願軍打響入朝後的第一仗,以光榮的勝利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這一天後來被定為“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

從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中國人民誌願軍連續發起五次大規模戰役,並五戰五捷,共殲敵23萬餘人,從根本上改變了朝鮮戰爭的局勢,把戰線穩定在敵人發動戰爭的三八線附近地區。

在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中,湧現了許許多多的戰鬥英雄。這些家喻戶曉的戰鬥英雄有:臥火海忍劇痛、堅守潛伏紀律的邱少雲,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

2.停戰談判

1951年7月10日,美國開始同朝中方麵在開城進行停戰談判。但是,美國並不甘願放棄他們的侵略野心。在談判過程中,美國一方麵提出蠻橫無理的要求,一方麵不斷地施加軍事壓力,企圖迫使朝中方麵在談判中屈服。但是美國的政治陰謀和軍事進攻在朝中兩國人民的英勇鬥爭麵前徹底失敗了。1953年7月27日,美國與中朝代表在板門店簽訂了《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至此,中國人民抗美援朝運動也勝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