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人間正道是滄桑1(2 / 3)

(三)“一國兩製”終成真

從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天起,中國共產黨就把實現祖國統一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並為之做出了不懈努力,為國家統一大業的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如今,香港、澳門已經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一國兩製”從構想變為了現實。

香港和澳門是中國的神聖領土。近代以來,它們相繼被英國和葡萄牙殖民者霸占。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問題終於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在改革開放新的曆史時期,鄧小平集中了全黨的智慧,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製”偉大構想。

1.香港回歸祖國

1984年12月,中英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訂《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

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與此同時,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莊嚴的儀式上宣誓就職。自此,“一國兩製”“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在香港正式實施,曆經一百五十多年殖民統治的香港重新回歸祖國大家庭。

2.澳門回歸祖國

1987年4月,中國和葡萄牙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聯合聲明》莊嚴宣布:澳門地區是中國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複行使主權。

1999年12月20日,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舉行澳門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複行使主權。同時,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宣告成立,何厚鏵出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被外國人掠去長達數百年之久的澳門終於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自此,在“一國兩製”的政策下,澳門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權利。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後,中華民族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中的又一盛事。

香港、澳門的回歸,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成立,標誌著鄧小平“一國兩製”偉大構想的成功,這是中國對世界和平與進步事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如今,在大陸和台灣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實現了曆史性轉折,展現了和平發展的光輝前景。早日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已成為海內外同胞的共同向往。

二、民主政治,闊步前行

新中國成立65年以來,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基層群眾自治製度不斷發展和完善,為我國經濟騰飛、文化複興提供了堅實的製度保障。

(一)人民代表大會製度

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來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力。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製度,也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

1.人民代表大會與人大代表

1954年9月,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我國製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部憲法,在這部憲法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的基石。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特別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是由省、直轄市、自治區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每屆代表任期五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都是由民主選舉產生。正因為這些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所以他們要對人民群眾負責,並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2.人民致富的引領者

申紀蘭,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的黨總支書記。她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更是人民心中的楷模。她作為全國第一屆到第十一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利益著想,始終嗬護著每一位群眾,帶領群眾植樹造林、引資上項、脫貧致富。

1951年,新中國成立不久,申紀蘭擔任西溝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副社長。她率先舉起了男工女工同薪同酬的大旗。經過一番努力,申紀蘭獲得了成功。為了改變西溝村的破舊村貌,申紀蘭帶領群眾開辟荒山野嶺。

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濟條件差,當時沒有樹苗,申紀蘭就帶領群眾去附近方圓幾十公裏的山上采集鬆籽。為了每天多采點兒鬆籽,申紀蘭帶領群眾早早出發,到很晚才回來。許多次因為走得太遠,晚上回不來,申紀蘭就帶著群眾到山洞裏湊合一晚上,第二天天一亮,她就帶著群眾開始采集鬆籽。就這樣,他們培育了樹苗,種上了鬆樹,使原本破舊的西溝村變成了鬱鬱蔥蔥的西溝村。目前,西溝村植樹造林的覆蓋麵積已經達到了25000多畝。

除了植樹造林外,申紀蘭還引資上項,帶領群眾一起致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益發展。麵對大好的發展機遇,以及西溝村貧窮落後的現狀,申紀蘭意識到必須要上項目、辦企業、發展經濟,隻有這樣才能達到共同富裕。就這樣,西溝村有了全麵建設小康的目標:綠色西溝、工業西溝、旅遊西溝、現代西溝。為了達到這些目標,申紀蘭跑項目、引資金、聘人才,最終辦成了企業。

這就是人民的代表、人民的好幫手、人民致富的引領者——申紀蘭。她用辛勤的汗水去引領西溝村的村民,帶領大家致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製度

我國現行的政黨製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製度,它也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製度。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製度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這次會議標誌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製度的確立。在中國共產黨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我黨又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確立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製度,並通過修改憲法確定這項政治製度長期存在和繼續發展。

2.曹寶石的“愛心之路”

有這樣一位政協委員,他叫曹寶石,自己的收入不多,卻把自己的錢用來買書並且貢獻於他的愛心事業。為了成立葫蘆島第一家“青年書社”,曹寶石購買了幾萬冊書,免費向大家開放,供大家學習品讀。除此之外,曹寶石還創建了“葫蘆島愛心團隊”和“葫蘆島市支援者聯合”公益社團,開展愛心活動,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

2000年,退伍返鄉後,曹寶石就自籌資金5萬多元成立了葫蘆島市的首家“青年書社”。他始終秉承著“搭建知識平台,提高人民文化”的宗旨,開設書館,為人們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書社成立後,曹寶石每月一開工資就去買書。為了攢錢買書,他舍不得給自己買一件衣服,但是對於買書,他花多少錢都不心疼。曹寶石曾說過:“沒錢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知識。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知識,是要亡國的。”就這樣,年複一年、日複一日,曹寶石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事業,滿足著人們的讀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