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敵工部部長(1 / 3)

盧漢就任雲南省主席之後,首先任命安恩溥擔任掌管全省官員任免大權的民政廳長,然後又任命他在軍隊中的一些老部下擔任各地區專員。軍統局雲南站昆明組組長張瑞剛拿著盧漢新任命的各專區專員名單來到靖園新村51號吳思雨的住處。他按響了門鈴,吳思雨的傭人陳福一見是張瑞剛,便趕緊開門。張瑞剛一邊抬腿往裏走一邊問:“吳站長在家嗎?”陳福說:“不在家。”張瑞剛一聽說吳思雨不在家,把邁進門的一條腿又收了回來,站在門口又問:“他到哪兒去了?”陳福回頭往院子裏看了看,見身邊沒有其他人,便輕聲告訴張瑞剛說:“吳站長到昆明大戲院聽戲去了。”

張瑞剛早就聽說吳思雨看上了昆明大戲院的花旦李素素,他知道這會兒吳思雨肯定正聽戲聽得入迷,他不敢去打擾吳思雨。他帶著特務李老四來到昆明大戲院的門口,他對李老四說:“你在這兒守著,吳站長出來,你就告訴他我有重要事情向他彙報,讓他到春光茶樓來。”說完話,他走進戲院對麵的春光茶樓,要了一壺普洱茶,一邊慢慢地品茶,一邊等著吳思雨。現在是上午十點多鍾,茶樓裏很冷清。張瑞剛坐在臨街的一個窗下,一邊喝著茶,一邊觀察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這是他當特工以來多年養成的一個習慣,每當有人從他的眼前經過,他都會好像是不經意地瞅上一眼。就一眼,他就能把這個人的體貌特征記住了。看到一個人,他常常會給自己提出一個問題:這個人是幹什麼的呢?他的穿著打扮和他的真實身份是否符合呢?如果感覺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他就會仔細的觀察研究,甚至是跟蹤。以此來驗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日久天長,他練就了一雙很犀利毒辣的眼睛,他自己稱自己是火眼金睛。就憑這雙眼睛,他為軍統立下了不少的功勞,深得吳思雨的賞識。他本來和李老四是一塊兒加入的軍統組織,現在他已經是軍統局雲南站昆明組少校組長了,而李老四還是一個普通的行動隊員。

他正漫不經心地往街上看著,忽然發現有兩個人同時走進了茶樓。這兩個人都是商人打扮,一邊往茶樓裏走一邊小聲地商量著生意的樣子。可他們卻是一個從東邊走過來,另一個從西邊走過來,幾乎同時來到了春光茶樓的門前。兩人如果是巧遇,卻沒有巧遇後的客套,而是很默契地一起往茶樓裏走來。難道這兩個人是約好了來這兒談生意的,看來隻有這一種解釋是合理的,可張瑞剛覺得不太像。兩個人走上茶樓,走在前邊的那個人約有三十歲左右的樣子。他的目光好像是很隨意地往茶樓大廳裏掃了一眼,當他的目光正好與張瑞剛的目光相碰的時候,張瑞剛感覺到了他的目光是很警惕的,冷颼颼的,目光裏麵好像藏著一把鋒利的刀子。但是那人的臉上一點變化也沒有,他笑著往裏邊讓他身後的人。他身後的那個人年齡不到五十歲,一副飽經滄桑、見過大風浪的樣子。兩人來到一張桌前坐下來,茶樓的夥計趕緊上來給他們擦了擦桌子,問:“兩位客官,您要點什麼?”年長的商人很隨意地說:“來一壺十年普洱。”說完他就對年輕商人說:“老弟,您覺得這茶怎麼樣啊?”“我覺得這茶的味道還不錯,當然與您得茶比起來還是有點差距的。”

張瑞剛端著茶杯,仍然兩眼看著街上,可他的耳朵卻很仔細地聽著兩個人的說話。兩個人說的都是品茶和生意上的事,好像沒有什麼可疑之處。可張瑞剛憑直覺,感到這兩個人決不是一般的商人。他正在琢磨著,忽然看見吳思雨從西院裏出來了。戲還沒有散場,他卻提前出來了,張瑞剛心裏想:可能是李素素的戲唱完了。他看見李老四迎上去對吳思雨說了幾句話,還抬手往茶樓的二樓上指了指。可是吳思雨並沒有上來,他對李老四說了句什麼,就見李老四很快地往茶樓跑來。張瑞剛怕他跑上來說錯了話,引起那兩個人的懷疑。便趕緊起身,把茶錢放在桌子上,往樓下走去。在樓梯上,正好迎上李老四,李老四剛想張口說話,張瑞剛把一個手指頭豎在嘴巴前,做出了一個別說話的暗示。李老四趕緊住了口,還緊張地往茶樓上看了看,可他什麼也看不見。等到了樓下,張瑞剛才小聲問:“什麼事?”李老四說:“吳站長說還有重要的事情,他不上茶樓了,讓你過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