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20日,在蔣介石的操縱下,國民政府進行了總統選舉,蔣介石當選為國民政府總統。在國統區都按照國民黨中央的要求搞一些慶祝活動。而此時的盧漢卻為東北戰場上滇軍的命運所擔憂。因為就在5月24日,林彪、羅榮桓下令以第一、第六縱隊及五個獨立師的兵力奔襲長春。經過一番激戰,雖然沒有能夠拿下長春,但是,東北人民解放軍成立了以肖勁光任司令員的第一前線指揮所,對長春采取了長圍久困的戰略方針,對長春守軍展開了軍事打擊、政治瓦解、經濟封鎖的立體攻勢。國民黨新7軍與曾澤生的60軍被14萬解放軍圍困在長春城裏,長春城成了一隻斷了線的風箏。
盧漢此時還寄希望於國民黨軍能夠派出重兵前去解圍,他綜合了各處搜集的國共兩黨以及有關東北戰場的軍事情報,他發現,自己的這些想法恐怕隻能是夢想了。從1946年6月國民黨軍向共產黨的中原解放區發起進攻,國共大規模內戰全麵爆發開始,到1948年7月初,戰爭進入了第三年,國共雙方兵力的對比,已由戰爭爆發時的3.14比1,變為1.3比1。
東北地區是中國重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和最大的產糧區,也是侵華日軍最早侵占的地區。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東北即成為國共兩黨兩軍爭奪的焦點。到1948年8月,東北解放區麵積已占東北全境的97%,區內人口占東北總人口的86%。而解放軍無論從指戰員的戰鬥力還是武器裝備上也都是今非昔比,林彪指揮的東北野戰軍已擁有12個步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兵縱隊、14個獨立師和3個騎兵師共約70餘萬人,加上地方部隊,東北解放軍總兵力達105萬人。
東北國軍由國民黨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上將指揮,轄有4個兵團,共計14個軍44個師55萬人,但已被分割在長春、沈陽、錦州三個互不相聯的地區內,長春、沈陽的補給已全靠空運。其中,衛立煌率周福成第8兵團、廖耀湘第9兵團,共8個軍24個師30萬人,駐守沈陽及外圍的本溪、撫順、鐵嶺、新民地區,作為防禦中樞,準備隨時增援長春、錦州;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第1兵團司令鄭洞國中將率第1兵團,共2個軍6個師10萬人,駐守長春孤城,以牽製東野主力;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範漢傑上將率盧浚泉第6兵團,共4個軍14個師15萬人,駐守義縣至秦皇島一線,重點在錦州、錦西地區,以確保與關內的聯係。
曾澤生的60軍放棄吉林市,退守長春,與陳鴻任軍長的國民黨主力新7軍合力保衛長春。在市區內,這兩個軍以長春的斯大林大街為界。蔣介石為了籠絡曾澤生,特意還在軍長之外,又委任他擔任了第一兵團副司令。
可是60軍和新7軍之間一直是摩擦不斷,再加上此時的梁華盛又擔任了東北“剿總”副總司令,由於他在擔任吉林省政府主席期間與駐守吉林市的曾澤生有過矛盾,他便處處掣肘,在兵員補充、武器配備、糧餉供給上卡60軍的脖子。曾澤生此時也知道自從184師起義以後,自己的60軍就隻有白肇學的182師和隴耀的暫編21師這兩個師了。要想在夾縫中求生存,就必須有實力。因此他多次向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和第一兵團司令鄭洞國訴苦,要求補充兵員。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兵團司令部把由保密局掌握的交警大隊改編成了暫編52師,編入60軍建製。但是,這個師隻是在名義上屬於60軍,曾澤生卻無權過問這個師的內部人事安排,更不能調動這個師的一兵一卒。
盧漢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後,不免憂心忡忡,他對馬鍈說:“大軍壓境,黨國的這些大員們除了中飽私囊,就是排斥異己搞窩裏鬥,我看咱們的60軍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解放軍總部通過地下黨組織了解到了60軍受排擠、大多數官兵對中央軍不滿的情況,安排周昌浩從93軍駐地錦州迅速趕赴長春,去做曾澤生的策反工作。在長春城外,他先去前線指揮所向肖勁光司令和肖華政委彙報了策反盧浚泉的工作情況,周昌浩說:“盧浚泉對國民黨也懷著很大的不滿,但是,他是盧漢的叔父,他怕自己率部起義會給盧漢帶來麻煩。所以他一直遲疑不決。但是,他表示,在戰場上,滇軍絕不會主動向解放軍進攻。”肖勁光說:“周昌浩同誌,我們接到你上次送出來的情報以後,馬上上報給總部,總部經過研究,認為現在策反盧浚泉有很大的難度。所以決定讓你到長春去做曾澤生的策反工作。雲南省工委發來電報說,他們已經安排人護送隴耀的女兒龍若蘭來東北做了隴耀的工作。隴耀已經答應找合適的機會配合我們做曾澤生的工作。所以,我覺得你這次到長春,可以先去找隴耀談談,然後再想辦法做曾澤生的工作。考慮到你的夫人祿雪梅同誌雖然和盧浚泉有親戚關係,但是,在60軍這邊卻沒有什麼關係,為了安全起見,這次去長春就不用去了。你到長春之後,可以先通過地下黨去找張秉昌。”
肖華見周昌浩臉上露出疑問的神色,便接過肖勁光的話茬說:“張秉昌原來是滇軍60軍184師551團團長,他被俘以後主動要求加入解放軍,並且要求回到滇軍作策反工作。現在他已經回到了長春,他雖然隻是個團長,但是他是盧漢的舊部,在滇軍的中下級軍官中很有影響,他和隴耀的私交也很好。你可以通過他去見隴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