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盧漢對長春被圍,為60軍擔憂的時候,很快又聽到了錦州被圍的消息,他的叔父盧浚泉和93軍都在錦州。錦州和長春都被解放軍圍困,使盧漢憂心如焚,這可是他的幾乎全部家當,一旦在東北被解放軍給全部吃掉,自己還拿什麼來做與蔣介石討價還價的籌碼呢?
他叫來馬鍈和龍澤彙,商量下一步應該怎麼辦。可是大局已定,不要說他盧漢,就是蔣介石也早已經是回天乏力了。馬鍈因為還兼任著警備司令部參謀長,所以從來往電文中獲知了不少關於東北戰場的消息,他說:“9月12日,解放軍發起了遼沈戰役,解放軍迅速包抄錦州、義縣,可是,中央正集中精力應付華東野戰軍9月16日發起的濟南戰役,顧了救濟南,就顧不了援東北,總統命令衛立煌經沈錦路出遼西,直接解錦州之圍。可是衛立煌堅決反對,他認為錦州之圍應該由關內出兵直接解決,解圍後與錦州部隊會合出大淩河向大虎山攻擊前進。這時沈陽主力才西出與東進之部隊會師,所以衛立煌拒不執行蔣總統的命令。蔣總統決定空運49軍到錦州增援,可是剛剛空運了2個團,錦州機場就被解放軍炮火封鎖,空運行動被迫中斷。昨天,東北解放軍將我93軍暫編第22師給消滅了,義縣失守。”聽了馬鍈的彙報,盧漢的心情更加沉重,他站起來,在地上徘徊著,他煩躁地走到收音機前,扭開了收音機。自從長春被圍以來,他幾乎天天都在收聽有關國共兩黨兩軍的戰事。收音機裏中央社還是在大肆的吹噓國民黨軍的所謂“戰績”。不一會兒,收音機裏傳出中央社女播音員的軟綿綿的聲音:“中央社最新消息,為了解錦州之圍,蔣總統已於今天飛抵沈陽,召集軍事會議,決定組成東進兵團和西進兵團,東西對進,以解錦州之圍。此次行動規模空前,決計一舉打破東北局勢,以華北的第62軍林偉儔部3個師、第90軍黃翔部1個師、羅奇部獨立第95師、煙台王伯勳部第39軍2個師、葫蘆島闕漢騫部第54軍4個師,共計4個軍11個師組成“東進兵團”,由華北第17兵團司令官侯鏡如指揮;以沈陽地區潘裕昆部新1軍2個師、李濤部新6軍2個師、龍天武部新3軍3個師、向鳳武部第71軍3個師、鄭庭芨部第49軍1個師共計5個軍11個師和3個騎兵旅,組成“西進兵團”,由第9兵團司令官廖耀湘指揮,克日進軍,不日將打破共軍對我錦州之包圍態勢。”聽到這兒,馬鍈說:“主席,此次蔣總統親自出馬,調動了22個師和3個騎兵旅,看來錦州有救了。”盧漢心裏也升騰起一種希望,但是,他知道國民黨軍隊內部爾虞我詐,各部隊很難密切合作、相互配合,而是人人但求自保,不惜犧牲別人。想到這一些,他的心裏一陣陣發冷,他心灰意懶地說:“但願如此吧。”龍澤彙說:“中央也真夠愚蠢的,在電台裏公開的將自己的部隊調動情況如此詳細地播報出來,好像是光怕共軍不知道似的,這仗還怎麼打?”馬鍈說:“這是為了讓錦州的守軍聽到,鼓舞士氣,讓他們堅持下去。這也是迫不得已啊!”盧漢說:“這樣虛張聲勢的宣傳,人們早就聽膩了,哪一次不是最終以失敗收場。”
錦州城外,東北野戰軍前線指揮所,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參謀長劉亞樓正在研究部署攻打錦州。在聽完羅榮桓和劉亞樓的軍情分析之後,林彪站在作戰地圖前,沉思了很長時間,然後果斷地下達了命令。他說:“以九個獨立師繼續圍困長春,不能讓長春的守敵突圍或者是增援錦州;以六個縱隊及炮兵縱隊主力和四個師的兵力集中圍攻錦州;以四個縱隊及炮兵縱隊位於沈陽西北及長春、沈陽之間,阻止沈陽之敵向錦州增援;以兩個縱隊及獨立師配置於錦州西南的塔山、高橋地區,阻止由錦西、葫蘆島方向增援錦州之敵。”部署完之後,林彪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他問:“以前我們派周昌浩同誌去策反盧浚泉,沒有成功,你們說是什麼原因啊?”劉亞樓說:“盧浚泉當時不答應起義,我猜測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他的93軍處在國民黨中央軍的重兵包圍之中,他如果起義,勢必遭到中央軍的圍攻,所以他不敢起義;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是盧漢的叔父,如果起義,他怕對盧漢不利。”林彪聽了之後,說:“現在,我們兵臨城下,他的第一個顧慮已經沒有了,現在他隻能是考慮到對盧漢不利這一個原因了。你們看現在他是否是有起義的可能呢?”羅榮桓說:“我看他起義的可能不是很大,不過那怕是有一點希望,我們也應該試一試。他如果此時起義,我們就可以很快拿下錦州,減輕部隊的傷亡。”林彪說:“這樣吧,我給盧浚泉寫一封信,勸他率部起義,你們再安排人給他送去。”羅榮桓說:“此時錦州被圍,如果我們再讓周昌浩同誌前去恐怕有很大危險,我看是不是將被俘的93軍軍官放回去一部分,一來可以替我們捎信,二來可以讓他們回去宣傳我們寬待俘虜的政策,以分化敵人,瓦解敵軍的鬥誌。”林彪說:“就這麼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