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師和徐老師一起到y市,會合了龔局長一起到x縣,實地考察該地一個名人故居的樓宇設計。所謂故居,往往事後擇址而建,實為新居。原因是原來的故居被圍在了一個軍事單位當中了,或者是該地要做水利工程、建設工程、或者交通工程等。
x縣的文化局長周伯弛陪同著他們一行到了東風鄉,原先叫做東風公社。人民公社時代新命名的,老的名字也沒有恢複,一直就這麼叫著,是為東風鄉。其時是盛夏,天空湛藍,白雲朵朵;水稻碧綠,樹影婆娑;水池裏蓮葉田田,河床下流水涓涓。然而池水已經很淺;而水稻田已經幹涸,隻是保留著土壤的濕氣;河床上塊石灼人、幾乎斷流。
負責文化教育的張副鄉長陪著到了大龐村。其時大龐村似乎在搞一次大的活動,喝摔碗酒。
他們來了,村長陪著看地形,籌建故居。問及村裏的活動,村長說青年人喜歡熱鬧,喝喝酒。龔局長建議不到大酒店吃飯了,就參加村裏的活動,讓周局長拿了四百元交給副鄉長,作為飯資,一起喝摔碗酒,與民同樂嘛。黃老師就說不喝,建議大家應該盡早到縣城,找個餐館吃飯。黃老師建議由自己來請客在縣城吃飯,這當然是明擺著的假客套。
結果是,副鄉長也堅持不喝這酒,他陪黃老師到東風鄉一家菜館吃當地有名的黃辣角。黃辣角是一種魚,象鯰魚,是有兩個很長的像牛角的胸鰭的魚,非常頑健,在湍急的溪水裏勇敢地衝刺。
這是一種有血性的魚,雖為魚而不亞於捷禽鷙獸。在江河中,沒有哪條大魚可以吞下黃辣角,因為它們有三根毒刺,兩根在胸鰭,一根在背鰭。然而不是這條魚的三根刺保護了自己,而是那些死去的魚的三根刺起了作用。幾千幾萬年以來,或許有大魚吞了黃辣角,被刺了喉嚨與上顎,疼痛難忍,終於吐出來。然而那些被吞被吐的魚還是死了,卻給了那些痛苦的大魚一種嚴重的警告。千百年來,這些死去的黃辣角,讓所有的食肉魚類中的凶猛者,都把恐懼存留在本能當中傳給後代了。隻要看到黃辣角的顏色,就逃之夭夭了。因此這種毒刺的自我保護,就帶著犧牲的悲壯了。
關於那些人要喝的摔碗酒,這副鄉長好像嗅出了某種不祥的氣味,而他也看出黃老師猜出其中某些端倪,因此他要把黃老師調開,免得捅破他們某個方麵的窗戶紙。
副鄉長也沒有接400元,因此不染指轉交400元的事。那個村長說:“四海皆兄弟,來這裏,就一起喝酒,當然是我們做東,談何付錢。”
黃老師他們吃完飯,來到這大龐村,在一個一進兩棟的木梁瓦屋裏,見到了摔碗以後的場麵。上廳堂兩桌,下廳堂兩桌,中間是天井,地上全是摔掉的細瓷瓷碗,屋外是十幾桌,地上也全是摔碎的細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