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才交五更,那將士便陸續都到齊了,校場上將士如雲,旌旗映日。
少頃,文天祥帶著一隊親隨壯客到了校場,那十萬軍士,數百將校,如雁陣一般排列作兩行,齊齊跪下迎接。隻見文天祥一隊人馬從中間一條大路上,如飛地進了校場。少頃,三聲大炮,將台上豎起一麵大纛,此時正是旭日初升,射到那大纛上,金碧交輝,光奪人目。
文天祥登上將台,頭戴一頂得勝盔,身披黃金鎖子甲,足下登著一雙薄底戰靴,腰間掛著一對雌雄劍,右手按著劍鞘,左手執著令旗,隻一揮,兩旁將士一齊立起來。隻聽得傳令官高叫道:“有令趙時賞為中軍將,速速前來接令。”趙時賞高應一聲,跑到台前打了一躬,隻見將台上擲下一麵小黃旗,趙時賞接住了,又打了一躬退下來,便領了一萬黃旗黃甲的兵馬,麵朝外紮在中央。次是何時,聞令跑到台前,接了一麵小紅旗退下來,便領了八千紅旗紅甲的兵馬,來到趙時賞前麵紮住。次是鞏信,接了一麵小青旗,便領著八千青旗青甲的兵馬,紮住在趙時賞的左邊。次是劉沫,接了一麵小白旗,便領著八千白旗白甲的兵馬,向右邊紮住。次是趙墦,接了一麵小黑旗,便領著八千黑旗黑甲的兵馬,紮住在趙時賞後麵。當下五營兵馬分遣已定,文天祥又命杜滸為左先鋒,金應為右先鋒,各領四千兵馬,當先開路,自己領了三萬兵馬為後隊,大軍留下二萬人馬屯守漳州。
是日午正,祭了大纛,九聲大炮,眾三軍離了校場,浩浩蕩蕩殺奔江西而來。一路上還來了不少的草野英雄,也有就在所過的郡縣中為內應,開城迎師,以此所過郡縣,勢如破竹,迎刃而解。由梅州出來,一連克複了海州、會昌、臨洪等郡縣,一直來到興國縣。
那鄰近郡縣皆舉兵相應,隻有贛州守臣是元人親信大臣葉特密什,和守將達春兩人聚兵固守不肯下。文天祥便命前軍將何時同左軍將鞏信、右軍將劉沫三人,領了前、左、右三軍去攻城,卻哪裏曉得他三人都被達春殺得大敗而回。文天祥大怒,便欲親領大軍前去攻城,趙時賞在旁道:“割雞焉用牛刀?等小將代勞吧。”文天祥道:“達春那小賊,你休要看輕他,他也頗知兵法,詭計多端;況且贛州城池十分堅固,你既然要去,等我率性命前、後、左、右四營和你一齊去吧。”趙時賞領令退下來。文天祥當時便傳令何時、鞏信、劉沫、趙墦四員大將,領著前、後、左、右四營兵馬,當下隨著趙時賞中軍,一齊殺向贛州而來。
卻說那贛州守將達春,自從殺敗何時、鞏信、劉沫以後,曉得文天祥一定要興大軍來圍城,一麵便飛書與江西宣慰使李恒請救兵,一麵自己帶著哈雅、呂良、高興、羅秀春四員大將,領著三萬人馬,在城外離城三裏一排紮下,五個營寨卻也是分著青、黃、赤、黑、白五方旗色。那趙時賞帶著兵馬到得贛州,便將大軍依著前、後、左、右、中紮下五個大寨。安營以定,趙時賞便騎著馬,帶了幾員將官,出營來偷看元軍營寨。周圍巡視了一回,因見元軍旗色也是按著五方五行的顏色,與自己的旗色頗相似,隻有旗邊的顏色稍為各異。當下回到帳中心生一計,便寫了一封戰書投到元軍,約他今夜就戰。達春答應了,卻疑有計,便與哈雅等商議定了,到晚上須將五營兵馬每營皆分作三隊:一隊迎戰,一隊接應,一隊守營。商議定了,這且按下。
卻說趙時賞見達春答應了今夜會戰,便傳集了眾將官,傳令每營皆僅留二千兵馬守營,命何時、劉沫、鞏信、趙墦四員大將各領本營兵馬三千,照著元軍的旗色,紅對紅白對白的去迎戰,留著中軍一路自己迎戰;又令陳光領著一千五百名白旗兵馬去接應趙墦,卻叫張超領一千五百名黑旗兵馬緊跟著陳光背後;令黃進領著一千五百名黃旗兵馬去接應鞏信,卻叫劉毅領一千五百名青旗兵馬緊跟著黃進背後;令吳永常領著一千五百名黑旗兵馬去接應劉沫,卻叫劉琨領著一千五百名白旗兵馬緊跟著吳永常背後;令馬自成領著一千五百名青旗兵馬去接應何時,卻叫陳國先領一千五百名紅旗兵馬緊跟著馬自成背後;令呂武領著一千五百名紅旗兵馬來接應自己,卻叫王鏗領一千五百名黃旗兵馬緊跟著呂武背後。當下分遣已定,又各各暗受了計策。
到得晚上,兩軍戰鼓齊鳴,營門開處,一邊各飛出五彪人馬,兩陣對圓,射住陣腳;兩下裏燈籠火炬齊明,照得如同白晝,隻見兩軍旌旗皆分五色,紅對紅、白對白,好不鮮明。趙時賞等五員大將全身盔甲,皆是照著那旗的顏色分配,當時五匹馬飛出陣前,大叫道:“來將何人?快快報上名來!老夫刀下不死無名之鬼。”那邊達春等五員大將登時也一齊飛馬出來,正好達春也是黃盔黃甲,對著趙時賞;哈雅是紅盔紅甲,正對著何時;還有那呂良、高興、羅秀春三人,正對著鞏信、趙墦、劉沫三人的盔甲,皆是一樣顏色,真是好看煞人。當下十員大將各通了姓名,刀槍並舉,劍戟齊揮,四十隻馬蹄來回亂轉,二十杆兵刃此往彼來,兩邊戰鼓擂得山搖地震地助戰。那十員大將正殺得難解難分之際,趙時賞和四員大將忽然一齊撥轉馬頭便走。達春心知是計,便止住旁邊四員大將,一齊立住馬,不來追趕;果見趙時賞等跑了十餘步,見沒有人追來,便把槍一揮,重新撥轉馬頭奔來,那五隊兵馬便如潮一般湧過來。達春見了大驚,連忙也把大刀一揮,那元軍便也一齊湧上前來。兩下裏接著,兵對兵,將對將,亂殺了一陣,隻殺得天昏地黑,鬼哭神號。忽然趙時賞軍中一聲鳴金,那五員大將登時帶著兵馬,如潮湧一般退向歸路飛奔去了,那隊伍卻非常齊整,一些不亂。達春心中想道:“這東西鬼頭鬼腦,不曉得又用什麼詭計了。但我也非無能之輩,豈肯來怕他麼?”
便傳令眾將推動大軍,一齊追了下來。還沒追上半裏路,忽見趙時賞的五隊兵馬豁地分作兩邊,一邊三隊,一邊二隊,從斜剌裏逃奔去了。達春見了,好不驚疑,正想拚命再追時,早見迎麵如飛地又來了五隊兵馬。達春忙令軍士嚴整隊伍,紮住陣腳,不許妄動,卻遠遠看去,那軍的旗幟仍舊是分作五色鮮明,轉瞬已來到陣前。眾人留心細看時,才覺得有點心慌起來。原來那旗色雖然仍舊是青、黃、赤、黑、白五隊一排,卻排得與起先不同,兩軍相對起來,卻不是紅對紅、白對白了。此時達春的黃旗兵馬,卻對著呂武一軍,是紅色旗幟;哈雅的紅旗兵馬,卻對著馬自成一軍,是青色旗幟;呂良的青旗兵馬,卻對著黃進一軍,是黃色旗幟;高興的黑旗兵馬,卻對著陳光一軍,是白色旗幟;羅秀春的白旗兵馬,卻對著吳永常一軍,是黑色旗幟。當下元軍眾士卒戰得許久,眼中已經認熟了敵人旗幟,如今見宋軍旗色忽然一變,變得參差互錯,眼中這一生,不免有點手忙腳亂起來。那呂武等五族兵馬,又是接著就戰,並不答話,幸虧達春有見識,早已把陣腳紮定,所以還不會亂。眾將士又拚命地嚴守著隊伍,不肯離亂,以此戰了許久,才略略地眼也認熟了,心也定了。忽然那呂武軍中一聲號炮衝天,把元軍眾將士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