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3月23日,清政府正式同英、德簽訂《英德洋款合同》,共借款白銀1億兩,年息5厘,以海關收入作擔保,分36年還清。在借款為還清前,海關總稅務司一職仍由英國人擔任。
在海關總稅務司赫德109的支持下,清政府最後把這1億兩白銀的借款權給了彙豐銀行。
簽訂巨額借款之後,清王朝喪失了許多主權。為了盡早了解對日賠款,清政府決定在1898年4月之前,一次付清剩下的賠款,於是,光緒帝任命李鴻章等大臣負責借款活動。彙豐銀行再次抓住了機會,他們通過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的幫忙和賄賂,以及在傑克遜和彙豐銀行北京分行經理熙禮爾的爭取下,成功的獲得了借款權。1898年3月1日,借款合同正式簽字,清政府以厘金和鹽稅作抵押,取得了所需的還款資金。而彙豐銀行則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僅手續費一項即獲利32萬英鎊。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接著八國聯軍侵華。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被迫於1901年9月同列強簽訂了旨在滅亡中國的《辛醜條約》111。根據《辛醜條約》的規定,清政府需向列強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與1895年甲午戰爭的賠款相比,這次賠款要多出幾倍。由於清政府的財政已經山窮水盡,列強於是脅迫清政府將賠款改為定期公債券,交給各國,分39年還清。這項巨額賠款實際上又變成了一筆長期的巨額外債。
彙豐銀行再次成為這次賠款的最大贏家,它不僅掌管著750萬英鎊的英國份額,而且還被指定為保管銀行。彙豐銀行在負責經辦這筆賠款中的英國份額時,獲利極為豐厚。而彙豐銀行作為那些公共稅收的保管銀行,更是凸現了它在中國的“金融領導者”地位。
到1902年傑克遜離職時,彙豐銀行的資產總額已經達到2,8億港元。彙豐銀行的各項存款,也由1100萬港元上升到1億港元。
2,參與清末鐵路建設
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彙豐和怡和的關係已經開始逐漸改善,但兩個機構的負責人在各自利益問題上仍然時有分歧。1895年,麵對日本戰勝中國之後的新的國際形勢,彙豐銀行總經理傑克遜開始覺得彙豐與怡和有必要建立起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而恰和麵對羽翼豐滿的彙豐,也覺得應與彙豐加強合作,以便在借款給清政府的問題上做到步步為營。
經過協商,雙方的董事們認為,需要與對方確立一種更為正式的關係,那就是要有緊密的合作和明確的分工。即怡和推動彙豐銀行的金融業務,彙豐銀行促進怡和洋行的商業利益,從而使雙方都能夠從中國獲取到最大利益。
1898年5月,彙豐與怡和共同出資成立了中英銀公司。其主要目標是取得中國的鐵路修築權,其中怡和的代表是凱瑟克,彙豐的代表是該行倫敦分行經理嘉莫倫。怡和的角色是承包商,負責修築鐵路、提供鐵軌車輛、招募人員以及監督鐵路的實際運作,彙豐則負責募集必需的資金。兩者互補,強強聯合。
1899年,中英銀公司以貸款的形式取得了天津到奉天、牛莊的鐵路修築權,貸款總額為230萬英鎊,這是彙豐銀行對中國鐵路的第一筆貸款。彙豐銀行因發行此次貸款債券獲得2%的手續費。
1903年,中英銀公司再次介入鐵路修築事宜,當時一項在英國勢力範圍內修築寧滬鐵路的計劃被提出。中英銀公司介入這次鐵路修築的計劃得到了英國外相的支持,他在寫給英國駐北京公使的信中,要求將中英銀公司正在爭取的寧滬鐵路作為第一優先考慮的對象。清政府自然不敢得罪英國,於是將寧滬線交由中英銀公司修築。中英銀公司一如既往,由彙豐銀行負責集資,怡和洋行負責承包。1904年7月,彙豐銀行開始在倫敦發行債券,募集資本,共籌得325萬英鎊。中國政府出麵擔保債券的本金及利息,並以鐵路的收益和資產作抵押。
1907年,中英銀公司又與清政府簽訂借款合同,貸款150萬英鎊修築九廣鐵路廣東段。彙豐作為這筆借款的代理人可獲得2%的特別附加費,而且借款的還本付息均通過彙豐銀行。中英銀公司則獲得35000英鎊的酬金而不是通常的手續費。
1908年,彙豐銀行再為天津至浦口的津浦線集資500萬英鎊。這次,由彙豐銀行單獨參加,而不是以中英銀公司名義參與。與此同時,中英銀公司則取得了1908年慈禧駕崩前最後一條鐵路的修築權,即上海至寧被的蘇杭鐵路,借款額為150萬英鎊。
1909年,清政府為了完成粵漢鐵路、川漢鐵路的修建,決定再次向西方列強借款。在彙豐的領導下,組成了一個由英、法、德、美四國銀行組成的銀行團,共同負責對粵漢、川漢鐵路的放款。無能的清政府最終於1910年11月簽署了以犧牲中國主權和利益為條件的借款協定,並於次年5月宣布鐵路國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