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給生命適當留白(1 / 1)

如果我們留心就不難發現,許多書畫大師在宣紙上題字作畫時,都習慣留下寥寥數筆,在筆墨的空白處都蘊含著怡人的美感。他們將這種手法稱之為“留白”,認為寫字作畫的妙處不在於潑墨,而在於留白。這種空白之處,不是一片虛無,而是對實處的延續和襯托。如果沒有空白的襯托,也就看不到線條的靈動和變化之美。書法大師往往都是留白大師,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闊。

很多在生活中打拚的人習慣將生活充斥得滿滿當當,不留一點空隙,似乎這樣才算是充實,才算是安心,才算是生活得有意義。而對於生活中所出現的缺憾更是不能容忍,一有令自己感到不完美的地方,便壓力劇增、惶恐不安。其實,適當的缺憾和留白也是一種美,隻是我們常常會在專心趕路的時候忽略它的價值。

有一個住在偏遠山區的挑水工,每天以給富裕人家挑水來維持生計。他每天都是將兩個水桶掛在扁擔兩頭,然後在水源地和村子之間穿梭無數次。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挑水工的兩隻水桶由嶄新變得破爛不堪。終於有一天,挑水工發現其中的一隻水桶裂開了一道小縫,而另外一隻水桶卻依舊完好。此後,每次挑水時,完好無缺的桶子總是能將滿滿的一桶水從溪邊運送到主顧的家中,但另外一隻破裂的水桶隻剩下半桶水。為此,挑水工每天都得比原來多跑好幾趟才能完成任務。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雖然挑水工還是一如既往地哼著小曲行走在熟悉的路上。可那隻破了的水桶卻感到羞愧不已,覺得自己沒有盡到職責而有愧於主人。

一天,當挑水工再一次像往常一樣來到水源處打水時,那隻裂了縫的桶終於開口了:“主人,對不起,我必須向你道歉,因為我感到很慚愧。”

挑水工聽後十分不解:“為什麼呢?你有什麼好慚愧的?”

“你每天都那麼辛苦地挑水,而我卻不爭氣地裂了縫,害的你每次都隻能送半桶水到主顧家,還要來來回回地多跑很多趟。這都是我的錯啊!”破水桶更加羞愧了。

挑水工聽後,拍了拍破水桶,笑了起來:“這沒什麼,你之所以感到難過,是因為你沒有留意你在路上所留下的成就。”

“成就?是什麼成就?”

“走,這一趟你留意看一看我們走過的路,你就會知道了。”挑水工說著便將它們擔在肩上啟程了。

一路上,破水桶突然發現,在他們每天都必經的那條原本光禿禿的小路旁,不知何時竟然長出了許多美麗的野花。

“這些花好漂亮啊!”破水桶興奮地讚歎道。

“對啊,可這正是你的功勞啊!你每回都漏出一些水,所以才澆灌出了這些美麗的花朵。而它們也讓我的心情感到無比舒暢,所以我還得感謝你呢!”

人生很多時候就像是這隻破水桶,難免會有一些缺陷或者瑕疵。隻要不是關係到重大的問題,你就沒有必要為它而感到難過,或者費盡心思地去補救它。當我們換一種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它時,或許就能看到這些缺憾背後所澆灌出來的完美之花。

維納斯之所以能夠成為盧浮宮的鎮館之寶,除了因她安詳而又動人的麵容,還因為她的斷臂之“痛”,這不但絲毫無損於她的詩意與美感,反而給人們增添了更多猜測和想象的空間。

很多相愛的男女之所以會分手,並不是因為不相愛,而是因為太愛對方。由於這種過於極致的愛戀,對對方采取各種嚴守緊盯的戰術,幾乎是寸步不離、處處關心,但最終卻得到了分手的結局。他們不懂得給對方的生活和感情留白,抹殺了彼此之間的安全距離,才會弄得自己疲憊不堪的同時也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

所謂“物極必反,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自然界如此,人類社會亦然。無論是愛情還是生活,我們的痛苦往往都源於過高的追求和過於緊密的關係。我們在要求和嚴防死守中丟失了愛人,也會在同樣的狀態下丟失工作之外的歡愉。那麼,何不把空間都放寬一些?允許生活有空白,也學會去為生活創造空白。

水墨留白,更彰顯磅礴的氣魄。而人生正如一張宣紙,心靈上的留白,可以讓人更加豁達充盈;生命中的留白,則讓自己有了足夠的緩衝餘地。

所以,學會給生活留白吧!這是一種聰慧優雅的人生境界,也是善待自己、珍惜人生、享受生命的體現。不要把話說得太滿,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絕,不要追求無休止的欲望,更不要貪圖所謂的完美讚賞。這樣才能張弛有度,遊刃有餘地享受雅致簡約的生活。

身處塵世,我們往往被眼前的得失、功利和欲望蒙蔽驅使,工於算計,疲於勞碌,不懂得給生活留下一段能夠緩解身心或者諒解不愉快的空白,不明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的道理,以至沒有得到更多,反而丟失了原本應有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