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人們在生活中往往不知足,經常會生發很多怨言,很多爭端,所以就沒有快樂。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做人這麼辛苦,為什麼人人都想活著,人人都想長生不老。的確,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許多人苦苦追尋,卻依然糊裏糊塗。
幸福在哪裏?不少人四處尋覓,卻不知道幸福就在自己手中,我們完全可以將它掌握在自己手中。因為懵懂,許多人任由幸福從自己手中悄悄滑走,幸好,明白不算太晚,隻是人已去了,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美國教育家杜朗,曾敘述過他如何尋找幸福:他先從知識裏尋找幸福,得到的隻是幻滅;從旅行裏尋找幸福,得到的隻是疲倦;從寫作裏尋找幸福,得到的隻是勞累;他後來從權力裏尋找幸福,得到的隻是爭鬥;從財富裏尋找幸福,得到的隻是貪婪;從美色裏尋找幸福,得到的隻是欲壑難填。
不光杜朗如此,古人也曾經有一首詩,就是描述絕大多數人的這種永遠不能幸福滿足的狀態:“終日奔波隻有饑,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到田地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扣了騾和馬,歎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做了皇帝求仙術,更想登天跨鶴飛,若想世人心裏足,除了南柯一夢西。”
這首詩的大意是:一個人在沒有食物饑餓的時候,隻要能吃飽就會滿足;可是,在吃飽了的時候,卻想有一件漂亮的衣服;有了漂亮的衣服後,又想:如果能夠娶一個美麗的妻子該多好;有了美麗的妻子以後,並且妻子為他生了孩子;他又說:我的田地、房子太少,要是有更多的田地和房屋為我的兒女留下更豐富的財產該多好;當買了田地和房屋後,他又想:我這樣一個闊氣的人,能用兩隻腳來走路嗎?我要乘船,我要騎馬;當他有了騾和馬的時候,有一次他出去,他的騾和馬讓有權的官給扣住了,於是他又歎息說:隻因我沒有官職而被別人欺負,他又想做官;做了官以後又嫌官太小,心想:如果做一個皇帝該多好啊!於是,他當了皇帝,對於做皇帝他也不知足,他想:這麼多的榮華富貴,也隻能享受幾十年,如果我能長生不老,永遠享受,那該多好。最後,這個詩人寫道:要想讓世人心裏滿足,隻有像南柯一夢的夢境中才能夠做得到。
古語說得好:“井水萬擔,用水一瓢;大廈千間,夜眠六尺;黃金萬兩,一日三餐。”千萬不要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錯誤,那樣你會永遠難以快樂。
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快樂,可是許多人偏偏以金錢的多少作為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當你這樣比的時候就不知足了,因而沒有滿足,沒有快樂。
某中學特級教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他邀請一位經商有道的朋友到家玩,順便想學點經驗。多日不見,彼此都海闊天空地大談起來,後來話題終於集中在經商做生意上。朋友自豪地說自己以前也是搞行政的,但搞行政不適合自己,直至下海經商,終於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也賺了不少錢,不過要使自己有滿足感可能永遠也做不到了。
他問朋友為什麼,朋友說最崇拜的人就是全球首富比爾·蓋茨。朋友問他是否知道比爾·蓋茨有多少錢,他說不知道。朋友說誰也無法算清比爾·蓋茨到底有多少錢,但有人打過比方:蓋茨每秒賺250美元,即每天賺2000萬美元,一年賺78億美元;如果將蓋茨所有的錢換成1美元的鈔票,可以連接地球和月球來回14次;假設蓋茨再活35年,他必須每天花678萬美元才能花完他的錢。朋友羅列完這些數字,說自己與比爾·蓋茨相比,那簡直是天與地那麼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