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擺脫你的貪婪之心(1 / 1)

人生的境界有高下之分,如何才能達到人生的至境呢?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真人真智慧,莊子對此提及的三點將我們帶入了一個真實的神話境界,將人的生命價值說得十分清楚。

什麼叫真人?“不逆寡”,即順其自然,一切不貪求,擺脫常人貪多的通病。“不雄成”,走出自大的機械心理,得道的人不覺得自己了不起,一切的成功都是自然,看淡成敗得失。“不謨士”,“謨”就是謀,打主意。所有人都在打主意,想辦法賺錢,想辦法找門路,想辦法學道,都有做生意的思想,但都是在自己欺騙自己。

這三點是人生心理狀況最嚴重的地方,做到了真人,即擺脫這三個問題。人會打主意,真人不打主意;人會覺得自己了不起,真人不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人會貪多無德,不好的地方不住,錢少了不幹,或者你看不起我,我就生氣,真人則不會這樣。

下麵是一個人與智者的對話,你會有更深的感悟。

一個人問智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智者說:“無損於人。”當他第二次問智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時,智者說:“無求於人。”當他第三次問智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時,智者說:“無愧於人。”

此人疑惑不解:“為什麼你三次的回答不一樣?”智者回答:“你三次來問我時的情況也不一樣。你第一次來時,身上還有許多魔障,貪多逆寡,一不留神就會做出損害他人的事情,所以你得先保證自己是一個好人,即使不能有益於人,至少也不要有損於人。你第二次來的時候,還不能自食其力,凡事經常求助於他人,一心為自己盤算,這不僅會造成他人的負擔,而且也會給你造成心理壓力,不當社會的包袱還不夠,你還得想想,自己是不是社會的禍害。你第三次來時,已經豐衣足食,而且可以幫助別人了,但自大自得會使你對成敗得失耿耿於懷,麵對他人的急難如果袖手旁觀,你會受到良心的譴責,所以第三次我說最高境界是無愧於人。”

這人有些不滿:“你回答的全是人生最低境界,可我問的是人生最高境界。”智者說:“沒有最低境界哪有最高境界?為什麼關心最高境界的人這樣多,關心最低境界的人又是這樣少呢?”智者的反問,讓他啞口無言。

有位老人說,人生其實很簡單,就跟吃飯一樣,把吃飯的問題搞明白了,也就把所有的問題都搞明白了。

聰明者為自己吃飯,愚昧者為別人吃飯;聰明者把吃飯當吃飯,愚昧者把吃飯當表演。聰明者在餐館點菜時既不點得太多,也不點得太少,他知道適可而止,能吃多少就點多少,他能估計自己的肚子;愚昧者則貪多求全、拚命點菜,什麼菜貴點什麼,什麼菜怪點什麼,等菜端上來時又忙著給人夾菜,自己卻剛吃幾口就放下了,他們要麼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胃口,要麼就是為了給別人做個吃相文雅的姿態。

聰明者付賬時心安理得,隻掏自己的一份;愚昧者結賬時心驚肉跳,明明賬單上的數字讓他心裏割肉般疼痛,卻還裝出麵不改色心不跳的英雄氣概,儼然是大家的衣食父母。聰明者隻為吃飯而來,沒有別的動機,他既不想討好誰,也不會得罪誰;愚昧者卻思慮重重,既想拚酒量,又想交朋友,還想拉業務,他本來想獲得眾人的豔羨,最後卻南轅北轍、弄巧成拙,不是招致別人的恥笑,就是引來別人的利用。吃飯本是一種享受,但是到了愚昧者這裏,卻成了一種酷刑。

吃飯跟人生何其相似!人生在世,光怪陸離的東西實在太多,誰也無法說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值得追求,哪些不值得追求,哪種模式算是成功,哪種模式算是失敗。

唯一能說明白的也許隻有三點: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擔,不要麻煩任何人為你代勞,也不要搶著為任何人代勞;第二,要多照顧自己的情緒,少顧忌他人的眼色,太多顧忌別人,把自己弄得像演員,實在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第三,凡事最好量需而行、量力而為,不要給自己定太高的目標。就像吃飯,你有多大胃口、多少錢,就點多少菜,千萬不要貪多求全。

人生的道理,說複雜就複雜,說簡單也簡單。擺脫貪念,正視自我,不自欺欺人,不斤斤計較,踏實做事,規矩做人,先找到人生的最低境界,再去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