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擁有的不是太少,而是欲望太多,因而欲望成為我們前行路上的最大的絆腳石。
從前,有兩位很虔誠、很要好的教徒,決定一起到遙遠的聖山去朝聖。兩人背上行囊,風塵仆仆地上路,他們發誓不到達聖山朝拜,絕不返家。
兩位教徒走啊走,走了兩個多星期之後,遇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聖者,這聖者看到兩位如此虔誠的教徒千裏迢迢要前往聖山朝聖,就十分感動地告訴他們:“從這裏距離聖山還有十天的腳程,但是很遺憾,我在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們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給你們一個禮物!什麼禮物呢?就是你們當中一個人先許願,他的願望一定會馬上實現;而第二個人,就可以得到那願望的兩倍!”
此時,其中一位教徒心裏想:“這太棒了,我已經知道我想要許什麼願,但我不要先講,因為如果我先許願,我就吃虧了,他就可以有雙倍的禮物!不行!”而另外一位教徒也自忖:“我怎麼可以先講,讓我的朋友獲得加倍的禮物呢?”於是,兩位教徒就開始客氣起來,“你先講吧!”“你比較年長,你先許願吧!”“不,應該你先許願!”兩位教徒彼此推來讓去,“客套”地推讓一番後,兩人就開始不耐煩起來,氣氛也變了:“你幹嗎!你先講啊!”
“為什麼我先講?我才不要呢!”
兩人推到最後,其中一人生氣了,大聲說道:“喂,你真是個不識相、不知好歹的人耶,你再不許願的話,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斷、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聽,沒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變臉,竟然來恐嚇自己!於是想,你這麼無情無義,我也不必對你有情有義!我沒辦法得到的東西,你也休想得到!於是,這一教徒幹脆把心一橫,狠心地說道:“好,我先許願!我希望——我的一隻眼睛——瞎掉!”
很快地,這位教徒的一隻眼睛馬上瞎掉了,而與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兩隻眼睛都瞎掉了!
聖者原本是要送一件十分美好的禮物,可以使兩位好朋友共享,但是人的“貪念”與“嫉妒”,左右了心中的情緒,所以使得“祝福”變成“詛咒”、使“好友”變成“仇敵”,更是讓原來可以“雙贏”的事,變成兩人瞎眼的“雙輸”!
晉代陸機《猛虎行》有雲:“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蔭則。”講的就是在誘惑麵前的一種放棄、一種清醒。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需要有一種放棄的清醒。其實,在物欲橫流、燈紅酒綠的今天,擺在每個人麵前的誘惑實在太多,特別是對有權者來說,可謂“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勇於放棄。如果抓住想要的東西不放,甚至貪得無厭,就會帶來無盡的壓力、痛苦不安,甚至毀滅自己。
人生是複雜的,有時又很簡單,甚至簡單到隻有取得和放棄。應該取得的完全可以理直氣壯,不應該取得的則應當毅然放棄。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棄則需要巨大的勇氣。若想駕馭好生命之舟,每個人都麵臨著一個永恒的課題:學會放棄!
事實上,欲望太多的結果,是使自己不滿足、不知足,甚至憎恨別人所擁有的、或嫉妒別人比我們更多,以致心裏產生憂愁、憤怒和不平衡!
人都有欲望,也有善良的本心,引導自己的欲望適可而止,恰到好處地滿足別人基本的欲望,而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可是人們常常害怕失去眼前的小利益,而對他人的內心需求卻漠然不知,結果因此失去了更多的東西,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