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凡事有度,無欲則剛(1 / 2)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人生在世,若能去除私欲,就能無所畏懼;無所畏懼,就能一身正氣,剛直不阿,辦事公道,就能成就一番事業。

《後漢書·酷吏列傳》記載,董宣任京都洛陽令時,湖陽公主(漢光武帝劉秀的姐姐)的家奴,無端打死賣唱的父女二人,董宣智捕凶犯,就地正法。公主告到劉秀那裏,劉秀要將董宣亂棍打死,董宣陳述情由後,“以頭擊楹”欲自盡。劉秀見狀,又讓太監攙架董宣,強迫他向公主磕頭謝罪,而董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劉秀見他鐵骨錚錚,稱之為“強項令”,即剛正倔強,不可使之低頭屈從的縣令。董宣的“剛”,源於“無欲”。他一心秉公,不惜生命,不戀官位,至於生活,更是儉樸,74歲時死於任上,“布被覆屍”,家中僅有一輛破車和幾斛大麥而已。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勵精圖治,將唐王朝推上盛世的頂點,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開元之治”、“天寶盛世”。再後來,他卻窮奢極欲,享樂無度,寵幸楊貴妃,從而導致了延續八年的“安史之亂”,致使生靈塗炭,山河破碎,唐王朝從此由盛轉衰。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義以為上”、“見義勇為”、“殺身成仁”,即要有為了堅持正義敢於犧牲個人一切的精神。而剛直不阿的品德,則是這種精神的體現,也是古今賢人在道德修養方麵所追求的目標。

以虎門銷煙聞名中外的清朝封疆大吏林則徐,便是深諳放棄道理的人。他以“無欲則剛”為座右銘,曆官40年,在權力、金錢、美色麵前做到了潔身自好。他教育兩個兒子“切勿仰仗乃父的勢力”,實則也是為人處世的準則。他在《自定分析家產書》中說:“田地家產折價三百銀有零”、“況目下均無現銀可分”,其廉潔之狀可見一斑,終其一生,從來沒有沾染擁姬納妾之俗,在高官重臣之中恐怕也是極其少見的。

林則徐曾手書一副堂聯自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上聯告誡自己廣泛聽取各種不同意見,下聯砥礪自己杜絕私欲,做個剛直不阿的好官。

今天,麵對錯綜複雜的大千世界,麵對來自各方的種種誘惑,我們將何以處之?呼和浩特市市委書記牛玉儒為我們做出了響亮的回答。

牛玉儒書記除了工作以外,對家裏的事幾乎不管,更不用手中的權力為個人、為家人親屬謀取一點兒私利。在這方麵,有其父的一貫教誨,有他自己的一貫嚴格要求。在他調任自治區紀檢委任秘書長時,父親曾給他寫信談道:“玉儒,你現在在自治區工作,咱們家的親屬多,有的可能找你辦這樣那樣的事,你一定要拒絕,他們可能會罵你六親不認,不要怕罵娘,罵聲越大,人民讚揚你的聲音越高,曆史上的包公不是因為公正清廉而名垂青史嗎?咱家從來沒有出過當官的,我不擔心你會犯什麼錯誤,就擔心你能不能永遠去為人民服務,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好官……”牛玉儒在這方麵,也曾對妻子說:“我是牛家最不孝的兒子。”但是他對黨對國家卻盡忠了。

牛玉儒當官這麼多年,如果要為家裏解決一些包括生活上的事比較容易,但他從不用權力為任何人說話,更不為任何人辦私事。他沒用職權為一個親屬安排工作,沒有一個親屬靠他升遷或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