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旅程不可能一路上都有鮮花相伴,不會一直平坦而筆直,也不會一直有知心而又得力的朋友、有親人同行。這旅程中會有陰雲和暴雨,會在泥濘中跋涉和跌倒,會走彎路、走錯路,會一個人孤獨而寂寞地行走、思考和回憶。當你一個人行走在生命的旅程中時,不要忘了從路邊同樣寂寞的橄欖樹上摘一顆青橄欖,放在嘴裏咀嚼,這先淡苦而後清香的滋味正是我們此刻的心境。我們信步走在這條孤寂而又鮮有鮮花、旅伴的小路上,雖然嘴裏有一絲絲淡苦,心裏卻充滿了香氣,而這香氣來自於淡苦。隻有在這寂寞的路途中,我們才能靜下心來細細品嚐,才能發現這淡苦背後的清香。這清香雖然不如成功那樣刺激,也不如熱鬧那樣興奮,卻是我們所品味到的所有滋味中,最意味深長、最令人回味的。在這淡苦和清香中,浮躁的心開始變得寧靜,我們的眼睛也因此發現了原本孤寂的橄欖樹,它帶給我們的是完全不一樣的生命體驗——雖然淡苦,但卻清香,一種別樣的清香。
我們熱衷於追逐物質財富帶給我們的享樂和成就,仿佛隻有如此,人生才有價值,生命才有意義。當我們把這些外在的物質財富當做人生快樂和價值的唯一標準時,我們就蒙蔽了向內看的眼睛。我們的眼中隻有那閃著金光的金錢,就像孩子們的眼中隻有糖果一樣。我們為得到財富而快樂,為不能增加財富而鬱鬱寡歡,也如同孩子們為得到糖果而樂,為失去糖果而哭一般。我們這些成年人似乎並沒有成長多少,還像小孩子那樣簡單而任性。這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學會留一隻眼睛看自己的內心世界,沒有去反省那個簡單而任性的、還沒有長大的自我。因為俗世的光彩和動人,因為俗世的熱鬧和繁華,我們的心便被它們牢牢吸引,被它們緊緊抓住,因而眼睛隻能看到這外在的物質世界,而疏於內觀。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因此被扭曲——看不起那些掙不到錢的人,整日疲於奔命,苦苦追求增加自己的財富,害怕貧窮猶如害怕瘟疫,更是把過著普通生活的人看成是一群失敗者,竭力避免自己滑向那個普通人生活世界的大門。結果,一旦遭遇失敗,內心就糾結不已,一種過普通人生活的恐懼感在全身蔓延。這是多麼可笑和荒唐啊,但現實世界中許多人就是如此。
生命之中的美是多種多樣的:炎炎夏日的那一絲清涼是一種美;痛苦之時那一句安慰和支持是一種美;遠方的朋友那一聲問候和祝福是一種美;失敗之時輕輕地拍拍肩膀是一種美;晚歸時妻子的等待是一種美;幹渴時贈送的一杯清茶是一種美……這些豐富而平淡多樣的美,它帶給我們的愉悅絲毫不比財富帶來的少;它帶給我們的狂喜絲毫不遜色於功成名就;它帶給我們的那種獨特享受是任何財富和功名都難以給予的,這種種感覺是如此易於獲得,而又如此持久和美妙。
更難得的是,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這種純美的生命體驗,還能保持我們的寧靜,而終至於“致遠”;它不但啟發我們的思考,還讓我們獲得更多的人生感悟,人生的意義因此而充實。這就是生命之美,這美是如此平凡,因為每一個人隻要丟掉偏執,細心品味,都能享有,就像那青橄欖一樣,又像喝茶一樣,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靜心細品;這美又是如此非凡,因為它給予我們的滋味遠比一切物質財富所帶來的要豐富和深刻得多,它賜予我們的還有智慧和寧靜,這正是快樂和幸福得以持續的動力。
無果禪師為了專心參禪,在深山裏一住就是二十餘年,這些年來一對母女一直悉心照料他。然而二十多年來,他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他認為自己無法在那裏修行得道,所以打算出去尋師訪道,解除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