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嘉說:“我認為企業的戰略不僅是決定去做什麼,更重要的是決定不做什麼。麵對很多的誘惑,我們首先要放棄,決定不做什麼,剩下的就是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聚焦的核心業務。”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最大區別並不在於他們各自做了多少事情,而在於他是否專注於自己的目標,是否能沉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地為這個目標服務。
假如一個人總是把精力分散到許多事情上,急於求成,幻想把所有的事都一下子辦好,而對待眼下重要的事情卻視而不見,不會靜下心來將敏捷的判斷力、準確的邏輯推理能力、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所做事情的具體細節聯係起來,這樣不僅做不成事,反而隻會增加錯誤的概率,嚴重時還會因自己的粗枝大葉而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
學習一門技藝,就是要專心致誌,心無旁騖,吃得苦中苦。這就是很多絕頂聰明、天賦極高的人並沒有取得世人矚目的成就,而那些看似平平庸庸的人卻取得較大成功的原因。
曾有人問愛迪生:“您認為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麼?”愛迪生回答說:“能把你身體與心智的能量鍥而不舍地運用在同一個問題上而不會感到厭倦的能力……你整天都在做事,不是嗎?所有人都是這樣。如果你早上7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你工作了整整16個小時。對大部分人來說,他們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但區別在於,他們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卻一直隻做一件事。”
做事高效的人,一般會有一個習慣,就是一次隻做一件事。一次隻做一件事就意味著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不隨意動搖,不見異思遷。
在地球上,如果以單位麵積來計算人數的話,最擁擠的地方可能要數紐約市中央火車站的谘詢處了。每天,那裏都是人潮擁擠,匆匆忙忙的旅客爭搶著詢問自己不明白的問題,都希望能夠立即獲得答案。對於問詢處的服務人員來說,工作的緊張與繁重可想而知,而疲於應對是他們的共同感受。可櫃台後麵的那位一直被評為最高效的服務員卻是個例外,他看起來並不緊張,有些令人不可思議。這位服務人員戴著眼鏡,樣子文弱,卻要麵對大量秩序混亂和缺乏耐心的旅客,他是怎樣在如此巨大的壓力麵前還鎮定自若的呢?
在他的麵前有一位旅客,是一個又矮又胖的婦女,頭上戴著一條頭巾,已被汗水濕透,她的臉上充滿了不安與焦慮。這位服務人員傾斜著半身,以便能傾聽她的聲音。
“是的,你要問什麼?”他集中精神,透過厚鏡片看著這位婦人,“你要去哪裏?”
這時,有位一手提著皮箱,穿著時髦,頭上戴著昂貴帽子的男人,試圖插話進來。但是,這位服務人員旁若無人,繼續和這位婦人說話:“你要去哪裏?”
“春田。”
“是俄亥俄州的春田嗎?”
“不,是馬薩諸塞州的春田。”
他沒有看行車時刻表,就說:“那班車是在10分鍾之內,在第15號月台出車。你不用跑,時間還多得很。”
“你說是15號月台嗎?”
“是的,太太。”
“15號?”
“是的,15號。”
婦人轉身離開,這位服務員立刻將注意力移到下一位客人——戴帽子的那位身上。但是,很快,那位太太又回頭來問一次月台號碼以防止記錯。“你剛才說的是15號月台?”
這一次,這位服務人員已經集中精神在戴帽子的遊客的身上,不再管這位頭上紮絲巾的太太了。
有人問那位服務人員:“能否告訴我,你是如何做到並保持冷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