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雖然每個朝代都有對官員的監督機製,但仍然會有不少貪官汙吏,如果離開了製約和監督,權力絕對是腐敗的溫床。
網絡上有這麼一個虛擬小說:
某局長酒後玩起兒子的電腦,在“遊戲”菜單裏發現一個名為“貪官成長軌跡”的遊戲,於是根據電腦提示不停做出“合乎情理”的選擇,居然在不長時間裏使自己“蛻化”成收受數十萬元賄賂的“貪官”,受到“雙規”和“判刑”的嚴厲處罰。遊戲結束後,看到這樣的結局,嚇得這位局長大人冷汗直冒,暗自慶幸自己權力有限,斂財機會不多,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出於好奇,不少人也照著演示了一番,並邀了幾位朋友進行測試,結果往往令人失望:基本上都重蹈了這位局長大人的覆轍。
這個虛擬文本一針見血地揭示了這麼一個道理:人的自私自利性是現實可能的,誰都有潛在的貪欲。既然如此,我們便無須回避,一般來講,貪欲經過道德約束和法製監督都能控製在初始狀態,即使貪婪如胡長清、成克傑之流,早期也有過克己奉公、勤儉節約的上好表現。他們的墮落,一半是咎由自取,另一半則是監督不力。
生活中,每個人常常有不滿足。那麼,人究竟想要什麼呢?人自己也不知道。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條蛇雖然非常細小,可是一旦它有了貪心,就會不顧自身條件地想著如何吃大象。
貪欲之害,小則影響個人、家庭,大則危害整個社會!我們平常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讓心靈時刻坦然、清淨,不要讓私欲汙染了心靈而損人害己。人和人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們不要隻想到自己,卻不考慮他人,否則不擇手段地損害別人,到頭來往往是兩敗俱傷。
小李下崗以後,開了一家小飯館。因為價格合理,廚師手藝好,服務周到,生意很是火暴。但好景不長。隔壁有一家生意不好的小飯館的老板不服氣,他覺得朋友“搶”了他的生意,便請了一些小痞子來鬧事。很快,小李的生意就一落千丈。
小李愁得要命,問左鄰右舍有什麼辦法,人們建議他報警。可是,小李說:“這不行,警察最多把他們帶去盤問、處罰一下,他們終歸還是要出來的。和這些小痞子結下怨恨來,以後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不久,小李還是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托人請來了從監獄裏剛出來的一個亡命徒,果然,一場惡戰過後,這個亡命徒很快就把事情擺平了。從此,那些小痞子再也不敢到這條街上露麵了。很快,小李的生意又漸漸有了起色。
然而,這件事並沒有結束。這個亡命徒從此成了小李飯館的座上賓。吃飯不花錢不說,動不動還帶一些狐朋狗友來大吃大喝。他手頭上缺錢花了,就找小李“借幾個”,給少了,他的臉色馬上就不好看。幾個月下來,小李光是用在這個亡命徒身上的“成本”就高達四五千元。最終,小李的飯館關門了。
在社會上,人們為了生活或為了生活得更好,總要與人爭些什麼,如果太過了,不免兩敗俱傷。畸形的怪圈,為何走不出去?執迷不悟,畫地為牢,冤冤相報何時了?其實,本來簡單的事情,因為選擇的手段不對,往往就會將自己乃至別人帶進了死胡同!
其實,生活有許許多多種方式。樂觀,瀟灑,向上,是一種活法;悲觀,無聊,沮喪,也是一種活法。麵對生活,笑對生活,這是最好的一種人生選擇。
從前,有一個聰明人,他整日歡天喜地,一點沒有煩心事的樣子。偶爾,他生了氣也是立即跑回家去,然後繞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從來沒有在外麵表現什麼不高興的舉動。不久以後,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廣,還做了地方官。不過,他碰到生氣的時候,仍要繞著房子、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氣喘籲籲,汗流浹背。後來,當他很老了,走路已經要拄拐杖了,他生氣時還是堅持繞著土地和房子轉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