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
作者:蒹葭
家長困惑
有一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很久了,就是我到底要不要檢查兒子的作業?如果要的話,我又該以怎樣的方式去檢查?為什麼當我指出孩子作業中的錯誤並讓他改正時,他會很煩我,不肯接受呢?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他的成績啊,他怎麼理解不了我的苦心呢?
比如我指出孩子某道題目算錯了,孩子不高興,反駁我說:“你為什麼老是說我這錯了,那錯了,你就不能誇誇我?”可明明是算錯了的,我不指出來,怎麼能讓他意識到自己錯了呢?後來,他幹脆不肯讓我檢查了,說:“你不是老師,憑什麼要你檢查。”我無語,不知所措。那我就該隨他去錯嗎?
現在,對於我看不慣孩子的地方,如字寫得不端正、歪歪扭扭的;作業有時候有落下的沒做;做作業要家長催等等,我已經能做到不發怒,接受了孩子會犯錯這一事實,可又不知怎麼引導孩子去改正這些缺點。
中國家庭教育指導師醉梅解答
這位家長朋友,你好,看了你的困惑,我很理解你彷徨無措的心情。現在我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解答你的疑惑,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示。
孩子的反應是檢驗教育是否正確、是否有效果的標準
你看,當你指出孩子錯誤時,孩子不高興,反駁你,不承認,已說明了孩子不喜歡你這種方式,是對你的教育的否定,而且孩子還明確地告訴你他需要什麼——需要表揚、誇獎。在我看來,第一,你似乎平時很少誇獎孩子,因為我看到你列出了孩子在學習上的很多缺點和問題,而且這些是你看不慣的地方,讓你不舒服的地方,讓你感到煩惱的地方,卻沒有談到孩子的優點或可取之處。第二,在作業這一問題上你做不到誇獎孩子。或許你覺得誇獎、表揚是用在孩子表現好、成績好上麵,而作業老是做錯,明明是需要改正的問題,沒批評都好了,還怎麼表揚誇獎啊?
學會“先揚後抑”.用辭委婉
其實,我們可以換種方式——在語言中包含“表揚”的話語。可以先揚後抑,即先表揚、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肯定會有的,如果找不出來,說明你不善於用正麵的思維看孩子的優點、閃光點),然後再委婉地指出不足,這樣做才不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做不到這點,請把孩子想象成你的同事、朋友,你怎麼指出同事、朋友身上的問題或缺點,你就怎麼對孩子說話。比如可以這樣說:“你今天做得真利索,真快,效率真高。不過,我好像發現這道題不大對勁。你看是不是呢?”
必要的時候用用“自然後果法”
孩子的固執有原因。你給他檢查指錯,孩子卻固執地不承認,請想一想這當中有沒有反抗的意味呢?如果經常不講究方式就給孩子指出錯誤,孩子也會反感,成了慣性的抗拒,因為在他看來你總是在否定他,這是專門衝你而來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本身比較固執,你認為錯的,他卻不認為是錯的,這是他的知識經驗所限。如果你今後改變了說話態度、方式,孩子還是固執地堅持自己的認識,那麼,不妨讓他錯一回,這是自然後果法。我感覺你比孩子還在乎他的作業,否則,讓他錯上幾回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更重要的還是教育態度和說話技巧。
該放手時要放手.陪學輔導也要講究分寸
對孩子教育用心是需要的,在培養孩子好習慣時陪學是必要的。但過於用心,反而不是幫助而是幹擾了,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獨立性和責任心的培養,讓孩子容易養成依賴、拖遝的習慣,把為自己學變成為家長學。說句比較不好聽的話,孩子的學習不自覺有時是家長培養出來的。所以,如果能讓孩子自己檢查作業,是對是錯由他自己負責,對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是有利的。陪學希望不要變成賠學,但如果孩子的學習習慣實在太差,那就要家長的適度幹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