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作者:冰雁
2011年3月10日上午,放學時間將至,阜南縣柴集鎮居民劉某放下手中的雜活回到家中,洗菜、洗鍋、燒火……當街上傳來孩子們歡快的腳步時,劉家已飄出濃濃的飯菜香。“姑父,你還沒做好飯?”伴隨著一陣輕快的腳步,年僅12歲的麗麗挎著書包闖進家中,劉某立即將香噴噴的飯菜端上。
麗麗吃過午飯就到學校去了。兩個小時後,劉某收到一條消息:“麗麗服用了大量安眠藥自殺,現在已送往醫院搶救。”
據學校的老師說,當天下午14時左右,麗麗和其他三個女孩一起踏進學校大門。值班老師看到她們步伐淩亂,問她們怎麼了,其中一個女孩告訴老師,她們服用了安眠藥。學校立即將她們送往當地醫院搶救。3月13日,四位女孩因搶救及時,轉危為安。
是什麼讓四位女孩小小年紀竟拿生命不當回事?
劉某的妻子呂某是家裏的老大,下有兩個弟弟,二弟結婚生育後,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夫妻二人常年在外務工,兩個侄女一直由她和丈夫照顧,“大侄女今年十六七歲了,小侄女剛12歲,正在上小學五年級。”
點評 父母雙雙出去務工,兩個孩子交給親戚撫養,平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機會幾乎為零,這是不是造成麗麗“拿生命開玩笑”的行為最基礎的原因呢?
據劉某夫婦介紹,麗麗從小就是一個聰明活潑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愛唱愛跳。聽說孩子出了這樣的事,他們都不敢相信。麗麗的班主任阜南縣柴集小學教師錢某說,麗麗一直表現良好,是他們班的班長。與她一同服藥自殺的三個女孩,其中兩人是另外一個班的組長。住院期間,家長曾詢問她們服藥自殺的原因。幾個女孩告訴大家,當天她們曾經因相互之間關係的疏密度發生爭議,後來決定以服藥自殺的方式考驗彼此。幸虧學校老師發現及時,並采取了得力措施,才沒有造成悲劇。
點評 僅僅為了考驗友情的疏密,四位學習成績較好的女孩竟拿生命去做賭注,這令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在注重孩子成績的同時,還要給予孩子哪些方麵的教育呢?尤其是近年來,青少年學生自殺事件屢有發生。他們不懂得生命的寶貴,輕易就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這些孩子的心目中,為什麼自己的生命就如此沒有價值呢?
專家談:如何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
吳老師(兒童心理學教授、谘詢師):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對生命如此的蔑視?是什麼原因讓孩子的心理如此脆弱?為什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讓我們的孩子選擇了自殺?作為孩子的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我們不但應從家庭教育理念及方法中尋找原因,也應該審視作為父母應如何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如何引導孩子珍愛生命、善待生命?
對孩子的生命教育應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同時進行的,缺一不可,而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卻是終身的,也是最有效的。
讓孩子了解生命,使孩子學會感恩父母
平時在與孩子聊天時,父母可以經常談起他剛出生到現在所發生的事情,讓孩子自己悟懂他從小到大需要經曆多少的事情,父母要付出多少的艱辛才能有他的成長。
教育孩子珍惜生命,提高孩子自護意識
在中國,大多家長隻關心孩子的溫飽,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關注孩子的學業,但對孩子必要的自護意識及相關技能的培養和傳授卻很不夠。為此,家長首先應加強對孩子自護教育的意識,並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必要的生活技能和防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