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孝敬的種子早點種(1 / 1)

故事

作者:田宏莉

我老公是個孝子。我家有什麼好吃好喝,他一定要給雙方老人送一份;每個周末,要是不回家,他都要雷打不動地給公婆打電話問候;每次出差,可以沒有我和兒子的禮物,卻不能少了給雙方老人帶東西。在城裏工作二十年,每逢收麥打穀,他一定要回農村給老父親幫忙,即使曬得身上脫皮,也沒有一點怨言。雙方老人身體有恙,他更是一刻也不耽擱,定要接了老人到城裏大醫院去看病。可是不知為什麼他這些行為卻沒能感化兒子。

那天晚飯後,我身體不舒服,便讓十歲的兒子幫忙擦餐桌,沒想到兒子說:“我忙著學習呢,你自己幹唄。”爺爺過生日,我們讓他給爺爺打個問候電話,他不耐煩地說:“爺爺那麼老,我和他有什麼可說的。”我父親在城裏打工,穿著髒髒舊舊的衣服來我家,兒子看見不是親熱地打招呼,而是撇著嘴說:“姥爺,您能不能換件幹淨的衣服來我家啊!”弄得我父親臉上一陣白一陣紅的。

看到兒子如此自私虛榮,不懂尊重、孝敬長輩,我和老公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我們隻顧自己盡孝心,卻沒有帶動孩子孝敬長輩。我倆商量,以後要從小事和細節著手,培養孩子的孝心。

周末回家給雙方老人買禮物時,我們一定要帶上兒子,讓他和我們一起挑選,還時不時地有意去征詢一下他的意見。老公要出差,臨行前特地交待兒子:“爸爸不在家的時候,你就是咱家的男人了,麻煩你替我照顧好你媽媽,幫她拖拖地、洗洗碗!”看見老公一臉認真,兒子也重重地點了點頭。雖然他還不能完全做好,但卻有了幫我幹活的意識。每個周末,給雙方老人打電話,我和老公都特地將兒子叫到跟前,讓他跟兩邊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說幾句話,不管說什麼,隻要盡到問候之意,我們就稱讚他有孝心。

經過半年多的有意識訓練,兒子明顯懂事多了。見我幹活,他會問:“媽媽,需要我幫忙嗎?”周末還會主動說:“今天洗碗我包了。”我鬱悶的時候,他會關心地問我怎麼回事,還建議我每天一醒來就對自己微笑一個。裝修房子時,他提議將靠南的帶陽台的房子裝成老人房,方便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曬太陽。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孝敬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大善。在我們盡孝的時候,別忘了將這份傳統美德手手相傳給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