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熱點
作者:金小鹿
亞馬遜進軍出版業,京東商城與作者套近乎,已失去半壁江山的出版商焦頭爛額地在尋找應敵之道。
“六一”確實是孩子們的節日,兒童書又降價了。出版商們正愁眉苦臉地看著京東商城、當當網的兒童圖書“賤賣”促銷,苦苦思索對策。
“如果圖書音像部門在三年內給公司賺了一分錢的毛利或者五年內賺了一分錢的淨利,就將整個部門的人全部開除。”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曾如是說。一石激起千層浪,當當網掌門人李國慶也毫不示弱,宣稱“當當不怕價格戰”。
表麵看起來是他們倆打得不亦樂乎,其實真正很受傷的是後麵一大群的出版商。某位在出版社供職的業內人士感歎,旺季、淡季都賺不到十年前一半利潤。
亞馬遜、京東商城做得更絕的是繞過出版商,和作者親密接觸。
數字圖書後來居上
以MP3為代表的數字音樂把CD等傳統音樂媒質幾乎逼上了絕路,數字圖書正在讓不少消費者遠離紙質書。
雖然“中國電紙書第一品牌”漢王風光不再,但電紙書近兩年的勢頭不可謂不猛。相比印刷圖書,電紙書攜帶方便、信息量大等優點無需贅述。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n-Stat的數據,2010年,全球電子書閱讀器的出貨量為1200萬台。該機構樂觀地估計,到2014年,全球電子書閱讀器出貨量將達到3500萬台。愛讀書的中國人也愛上了電子書,2010年,中國電紙書銷量為105萬台。
在美國市場上,2010年電子書銷售額占美國整體書籍市場份額的15%~20%,較2009年增長了1倍。5月9日,《華爾街日報》報導了培生集團旗下企鵝出版公司CEO 約翰· 梅金森對電子書前景的展望。他認為,電子書有望在2015年底拿下美國書籍市場超過30%的份額。
亞馬遜最有理由慶賀。5月19日,亞馬遜正式宣布用於Kindle電子書閱讀器的數字圖書銷售量超過印刷圖書。自4月1日以來,亞馬遜每售出100本印刷圖書,就售出105本Kindle圖書。
亞馬遜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傑夫·貝佐斯直呼這個轉折時刻來得太快,畢竟亞馬遜經營紙質圖書已經15年了,而經營Kindle圖書不過4年。
市場調查機構eMarketer預計,2011年底會有超過2000萬台的電子閱讀器在美國消費者手中,占美國成人人口的8.7%。到2012年,12%的美國成年用戶將擁有電子閱讀器。而亞馬遜在美國電子書市場的占有率高達60%~65%,遠超邦諾的25%以及蘋果iBookstore的10%。
電子書並不是高枕無憂,得對付MP4、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這些具備電子閱讀功能的設備。4月7日,一個專門通過研究蘋果專利申請情況來推測蘋果產品動向的網站appleinsider,又發現了蛛絲馬跡。根據蘋果在給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專利申請文件中的描述,使用者可將全彩LCD屏幕的一部分或全部切換成黑白電子紙顯示模式,這意味著蘋果有可能推出采用兼具彩色LCD以及黑白電子紙顯示技術的iPad。
不管蘋果能否革電紙書的命,電紙書已把紙質書折騰得夠嗆。
紙質書要保住“性命”,電紙書要抵擋來勢洶洶的平板電腦,關鍵在內容。目前看來,出版商們在紙質書內容建設上的熱情不是很高,而電子閱讀設備商行動積極:亞馬遜美國Kindle電子書城圖書目前超過95萬冊,《紐約時報》評出的111本暢銷書中有109本已有Kindle電子版;漢王明確表示即使虧損也要轉型為內容平台,而盛大的雲中書城已有模有樣。
網店凶猛
2011年,中國網購交易規模將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5%。 5年內,這一比例有望升至8%。這其中,網絡圖書交易的貢獻不可小視。
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大眾類電子商務網站基本都會銷售圖書。這是因為圖書的單價低,購買門檻低,銷量往往很大。而喜歡看書的人相對知識水平較高,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在購買圖書的同時很有可能也會購買其他商品。在圖書上少賺點、不賺甚至賠本都不要緊,在別的商品上能補回來。低價圖書是每次促銷活動必不可少的“主力軍”。用“誘餌”來形容總是擺在電子商務網站首頁上的低價圖書毫不為過。
京東商城、當當網和卓越網都深諳此道。這三家店不時地會為消費者上演好戲。2010年12月,它們實時根據對方價格來調整自家價格的混戰猶在眼前。消費者得不停地在這三家網站上刷新頁麵,才能確定自己想買的書到底多少錢。那些天,愛書人士守在電腦前,沒少點鼠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