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1992年6月5日《中國電子報》,獲1992年第三屆全國電子新聞競賽三等獎)
烽火冒出“金旋風”
產品俏不俏,踏進廠家銷售處的門檻便知曉。
“我們商場十一開業!”
“我們帶的是現款!”
9月10日下午,烽火無線電廠二銷處辦公室,電話聲、嘈雜聲,齊衝著陳寶豫處長――目標一致,要貨,要這個廠的新產品,高級組合音響“金旋風”!
做音響產品,烽火無線電廠雖說在西北有些名望,但從未有這樣紅火。這幾年,它們的音響產品上上下下,幾經起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形勢下,烽火廠意識到,音響的發展正呈現兩個極端,或大,或高檔組合音響;或小,指甲蓋那麼小。而產品上規模,搞高檔是惟一出路。但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推出高檔組合音響,烽火廠資金有限,開發速度跟不上。同時,他們也清醒地看到,國內電視市場的滑落勢必逼迫一些電視整機廠家轉向音響,烽火廠要想鞏固並發展音響這塊陣地,隻有盡快尋求合資,另找出路。就在烽火廠尋找合資夥伴時,香港僑裕電子有限公司瞄準了烽火。僑裕公司認為,烽火廠是國家音響定點廠家,有現成的日本生產線,有多年的管理經驗,有技術基礎和營銷渠道;烽火廠地處陝西寶雞市,是占領黃河流域並向中亞延伸的最佳位置。因此,雙方一拍即合,一個合資生產經營“金旋風”係列高級組合音響的企業――陝西烽裕電子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立上頭。”據陳處長介紹,今年七八月份,當“金旋風”初次訂貨時,大多商場均不敢大量訂,可一旦見了“金旋風”的麵,則又抓住廠家拉貨卡車不放手,都想多留幾台,不少商場恐怕爭不上,紛紛將訂貨改為帶款發貨。
說話時,沙發上正有兩位帶現款的客戶,他們是從山東淄博東方商廈來的。而陳處長的辦公桌上,還有一疊五顏六色的訂單,最上麵的一頁,是河南省家電采供站。
(原載1992年9月29日《陝西工人報》,獲1992年《陝西工人報》“福樂杯”新聞特寫一等獎)
美哉,“神彩燈”
日前,西安人民大廈多功能廳,鵝黃落地窗帷緊掩,陝西涇陽德發電子廠正在此展示一種別開生麵的燈具――據說在燈具史上算得上有裏程碑的玩意兒――“神彩燈”。
說是“神彩燈”,外表看不出“神”在哪裏。無論是台燈、壁燈、吸頂燈,還是舞台燈、廣告燈、標誌燈,均與人們平常使用的燈具無異。隻是這些“燈”都配有一台控製器,乍一看,很像吊扇調速器。問“神彩燈”專利發明人、西北紡織學院工程師程克學,這位發明人指著那些控製器答道:“名堂都在那盒子裏。”又問那裏麵是啥,答曰:“電子元件。”說著,程克學走近他的那些專利產品,隨手抓起一個,一按,燈們齊刷刷地亮了,整個大廳一片白光。發明人這時已將控製器放回原處,未等他回到座位上,大廳裏的白光已演變為紅光,起初淡淡的,像少女的臉頰,不一會兒,色彩加深,先大紅後深紅爾後又淡下來,現出橙色,此後又向黃向綠向藍向紫等多種色彩過渡,周而複始。隨著各種色彩的流動,使人猶如置身於輕歌曼舞的佳境。
正聯想著,發明人已經介紹“燈”的第二種“本事”了,即固定色彩的功能。也就是讓這種“神彩燈”出什麼色就出什麼色。“比如草綠”,發明人按下開關,立時,大廳一片冷色,感覺上猶如夏夜飄來了幾絲涼風;而在屋簷冰棱如柱、嗬氣成霜的隆冬,若將室內燈光固定為暖色,無疑,又能給人帶來一份暖意。看!這陣子大廳一片火紅――好個知冷知暖的“神彩燈”!
展示會歸途,路上華燈齊放,古城宛如燈的海洋。但細想,現有的燈具均是在外形上變來變去,假若都能用電子技術對傳統燈具進行本質上的革命,像“神彩燈”這樣,那夜景將是多麼的美麗啊!
(原載1992年4月17日《中國電子報》,獲1992年度中國電子報社年度評比三等獎)
西安電腦配套市場小而全
10月13日上午9時,在慶祝開業的鞭炮聲中,記者跨進這家市場大門的第一印象,便是一種強烈的“濃縮感”。
西安電腦配套市場位於12層高的益秦大廈一二三層,營業麵積不過960平方米,卻彙集了西安市67家電腦商店,加上深圳華明公司,一共68家。這些林林總總的商店,有全民,有集體,有個體,各個市場的電腦商品不一,這家沒有的,走兩步,那家或許就有;一樓配不齊,二樓三樓準能配齊全;設備能配套,技術和維修也配套,“三配套”,可以說是這家電腦市場的最大特色。“辦完全部事,還沒有出這家門。”身邊一位參加開業慶典的先生這的句評語可謂一語中的。
“全民、集體、個體同在一個商場開展各自的商務活動,這本身就是一種互補。”就記者提問,市場孫副總經理忙中偷閑,邊下樓邊介紹,“從前幾個月試營業情況來看,這種形式比清一色的或全民或集體或個體具有更大的活力。西安市的電腦商店427家,力量很強,由於散布在全市的各個角落,不僅給電腦用戶帶來不便,而且自己也難以形成氣候。西安電腦配套市場將近70家的力量擰在一起,並實行三個配套,既符合用戶的願望,又是電腦市場發展的必然。”